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应抓住汇改良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9: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8日发表题为《中国应抓住汇改良机》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应抓住汇改良机

  迄今为止,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主要来自国际,但在中国国内也不乏呼应者。这些呼声背后依据的理由,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但综合考虑之下,目前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需要降低而不是加快。

  来自国外的升值呼声,主要是出于对全球经济平衡的考量。这种意见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典型体现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巨大规模的贸易失衡导致巨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动与不确定性,加剧了国际经济无序调整的风险。撇开发达国家的责任不论,从新兴市场国家能够为此做出的贡献角度看,这派意见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减少对外汇的干预、减轻币值低估程度,是推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必要前提之一。

  2010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4978亿美元,其中,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2730亿美元,占了逆差总额的一大半。如果中美贸易逆差消失,全球贸易失衡的严重程度将大大下降。

  至于中国为什么累计了如此之大的贸易顺差,这派意见认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民币估值过低。的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一路贬值,从1980年最低点1美元兑1.5元人民币,至1993年贬值至1美元兑8.7元人民币。2005年之后中国渐次启动人民币升值进程,最新汇率升值到1美元兑6.3元人民币。但即使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7%,这派意见仍旧认为人民币币值过分低估。

  什么才是人民币合理币值?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答案,但几乎可以肯定的说,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中国贸易逆差的大幅下滑,人民币低估程度已经大幅收窄。近期,海外无本金交易市场上NDF报价已经显示市场打赌人民币在未来12个月有可能贬值而不是继续升值。

  事实上,更加准确的说法,不是人民币相对低估,而是美元相对高估。美元相对其他货币的高估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逻辑链条之重要一环,在此环境中,人民币低估——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这十年期间——只是将美国注定享有的逆差大部分分配给两类国家:具有最大出口竞争力的国家与出口产品具有最小价格弹性的国家。前者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后者的典型代表是石油输出国。相应地,人民币过快升值仅会起到美国逆差重新分配的作用,而难以对美国贸易逆差收窄做出决定性贡献。

  国内支持人民币加快升值的意见主要是看到过大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他们看来,贸易顺利及其带来的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超发,是中国通货膨胀高企的重要原因。

  这一种意见之所以是错误的,首先在于误判了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笔者在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对此有详细分析。简言之,在不存在财政透支央行货币发行的制度环境中,央行货币发行只是一种流动性置换:以人民币流动性等价置换美元流动性,而并不涉及为某实体(例如《1995年人民银行法》立法之前的中国政府)凭空创设购买力,从而没有摊薄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1995年,中国通货膨胀整体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平均2.2%),其波动主要是由财政赤字、过剩投资、贸易顺差等无生产量支撑的额外购买力驱动的周期性现象,与货币发行关系不大。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