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理财纷纷“收紧”超短期产品最后被“叫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13:01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友情提醒:受到银监会政策影响,我行此次短期产品发行后,新的短期理财发行可能会停止。此次53天理财收益较高,期限灵活强烈推荐!有意的客户请抓紧机会购买……”这是本周以来,不少在某银行购买过理财产品的市民所收到的一则短信。在监管层对银行高息揽储持续的严打下,半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终于明显减少。

  超短期产品规范初见成效

  记者随机采访了两名收到短信的银行客户,家住静安的章女士表示曾经买过这类最高年息到4%的七天理财产品,但由于理财投资期太短,资金挪腾比较麻烦,对于银行停售也“无所谓”,表示不会去抢购;另一位杨先生则认为,如果手上的资金短期要用但放活期又不划算,会考虑超短期理财,但自己更倾向于购买一年期年息在5%左右的产品,“可惜产品很少,错过一期要等很久”。

  而相关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明显减少。以10月27日至11月2日一周为例,来自金融界网站数据显示,共16家银行发行了258只理财产品,理财期限均在一年以内,在市场对短期产品的追捧中一年以上产品本周绝迹;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52只,占总发行量的20.16%;1-3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20只,占总发行量的46.51%;3-6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61只,占总发行量的23.64%;6-12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25只,占总发行量的9.69%。 1-3个月理财产品占比扩大,1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缩小。

  记者注意到,被“收骨头”的不仅仅是银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两部委近日亦收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投资信托与理财产品。根据银监会和财政部已联合下发 《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信托和理财产品的通知》,虽然未明确叫停AMC投资信托、理财产品,但是要求,“未实施股改的应报经财政部同意,已实施股改的应履行相应的公司治理程序”。

  对此,该人士分析,可能因为部分AMC大量投资下属子公司发行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和与房地产有关的银行理财产品,被认为积聚了较大风险。另一个原因则是,AMC投资信托和理财产品超出其业务经营范围,也没有事先书面报告财政部和银监会。

  大量银行存款“意外”流失

  在理财产品监管到位的同时,记者注意到,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为54.79万亿,比二季度末环比减少1000亿左右,这对素来有着高储蓄率习惯的国内金融业来说显得很“意外”,也意味着四季度银行“揽储”的压力仍将不小。

  更为糟糕的是,存款减少还引起相关银行的存贷比下降。截至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中行、兴业、民生的存贷比最高,分别为78.39%、75.65%和75.54%,均超过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

  进一步看,存贷比的监管将直接捆绑住银行放贷的“冲动”。根据最新的《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三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2.91万亿,前三季度累计增加5.68万亿元,三季度单季投放1.51万亿元,平均每月投放仅5000亿元,月平均投放速度全面放缓。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业内的这一窘境恰恰印证了为何明明三季报显示盈利多多,但不少银行仍亟需圈钱再融资。

  不过在理财产品渠道的创新方面,银行并未曾停下研发脚步。记者在浦发银行与清科集团本月4日发布的 《2011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研究报告》中发现,业内预计2012年至2015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宽,商业银行将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包括信贷和风控机制创新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在2015年以后,商业银行不仅可能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LP,还可能探索设立子公司投资股权基金,发起设立FOF投资股权基金,或者直接成为股权基金的管理人,在市场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

  机构不断拓宽投资产品线

  不过,虽然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始终予以比较严格的监管,但一些新型的投资产品仍在不断出炉,尤其在今年整体投资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本”、“对冲”等新产品或以概念形式或已经成为成品向市民开放宣传。

  如在融资融券制度推出后,对冲基金开始登陆中国,今年以来多只“国产”对冲基金产品陆续问世。在易方达基金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1易方达对冲投资策略年会”上,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研究专家、畅销书《富可敌国》的作者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在回应记者对冲基金风险时表示:“对冲基金就像用一个步枪去打一个目标。这样可以把你不想承担的风险对冲掉,然后利用杠杆去放大你的收益。如果你要是用杠杆去放大一个狭窄的、自己有信心的风险,那么这个风险也许并不很大。 ”

  记者注意到,中国资本场在2010年后才有对冲机制,使对冲基金在中国的起步成为可能,而高端投资市场的高速发展也促使了对冲基金的发展。对冲基金是资本市场中“另类投资”的一大类,在国际成熟市场中已成为主流,管理着超过2万亿美金的资产,同时对整个资本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则认为,与传统公募基金相比,对冲基金追求的是与市场无关的,投资性价比较高的绝对收益。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与公募基金也有较大不同,多数不是在判断择时,而是通过发现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定价不有效性,获取与市场无关的绝对收益的。 ”刘震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