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热议最新CPI:政策可微调 转向风险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0: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5.5%,食品价格涨11.9%;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5.0%;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4%。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5%,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6%。

  本月CPI果然如市场所预期进入“5”阶段,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松一口气呢?本网汇总众位专家观点对CPI数据进行第一时间解读,从目前归纳的情况看,业内专家普遍对通胀处的回落趋势表示乐观,但不少专家均警示了可能助推通胀的不确定性因素和CPI未来反弹的可能性。同时,在货币政策可否立即转向问题上,他们普遍较为谨慎。

  孙立坚:通胀存反弹风险货币政策应以不变应万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原材料价格的双降和大力度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暂时促进了CPI的回落。但全球流动性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低迷无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部门,今后通胀的反弹风险依然很大!货币政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势可能是最佳的。相反降低企业税负和生产成本需要政府出台更多利好的政策!而对热钱投机要监管!

  韩志国:货币政策转向将 引来物价调头

  经济学家韩志国发表微博(http://weibo.com)称,10月份CPI与PPI分别出现环比下行,但物价水平仍然不低,也不能说明通胀拐点已经出现。经济减速趋势已十分明显,如果采取放松货币的方式刺激经济,物价就会立刻转头向上,宏观政策就会进一步陷入恶性循环。宏观政策重点应转向财政政策,大规模减税势在必行,股市仍无牛市可能。

  谭雅玲:在惯性与行政压抑中警惕通胀未来反弹的可能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今日在微博中指出,即便我们将公布的通胀指标下降到6%以下也并不轻松,因为我们的基础并无改变,更何况是惯性、周期甚至行政手段压下来的指标,改革、效率和转变没有,不是一件好事,反之囤积了更大的风险,未来通胀将会继续上行,石油价格直线稳步上升。

  易宪容:未来CPI得看房价下调能否落到实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影响CPI,PPI数据的核心还是房价。如果房价下调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未来的通胀压力会逐渐下降,货币政策也会相应的逐渐放松。但是,房地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全面放松。

  连平:新涨价因素现好转 短期内降息降准可能性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博文中指出,10月CPI同比增速继续回落的主要原因:受翘尾因素快速回落影响,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下行;同时食品价格的环比也下降了0.2%,这表明新涨价因素也出现好转,未来物价下行速度可能会比预期的更快。全年CPI均值约5.5%。未来两年总体通胀可控,年CPI均值在2.8-4%区间的可能性较大。但中长期通胀风险依然应予以警惕。

  连平认为,目前通胀压力缓解的主因如下:一是主要商品价格延续了前期的回落态势。二是前期政府调控措施逐渐起效。三是受欧元区债务危机扩大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企稳。考虑到前期紧缩政策的影响仍将持续,以及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货币政策收紧操作将告一段落,并将适时适度微调预调。不排除届时小幅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短期降息可能性不大。

  鲁政委:物价进入回落通道 经济“软着陆”成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10月CPI5.5%,与我们10月25日发布的预测数据完全一致,但PPI5.0%低于我们预测的5.6%。这清晰显示,物价进入回落通道,经济“软着陆”成功。展望未来,11、12月月份CPI都将跌破5.0%,全年CPI预计在5.4-5.6%。

  滕泰:货币政策从结构性微调到转向只是时间问题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对此较为乐观,10月CPI同比5.5%,物价回落趋势已然形成,预计11月CPI回落到5%以下,明年一季度回落到4%以下,明年6月份回落到3%以下。物价回落趋势已然明了,货币政策没必要再紧,从结构性预微调到总量转向只是时间问题。

  李长安:通胀调控成果初现 紧缩政策微调可以转向不可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在微博上表示,CPI涨幅下降到6%以下,说明物价上涨趋势暂时有所回落。CPI离全年4%的调控目标相差甚远。现在的宏观调控充其量也就算是效果初现,基础很不牢固。加之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球性宽松政策将再次推出,美国的QE3也在蠢蠢欲动。国内的各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未消除,因此,货币政策微调可以,但转向不可。

  赵庆明:结合国际大宗商品走势 通胀压力减轻可适当降息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在微博中称,CPI环比上涨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为11.9%,较上月大幅回落1.5个百分点。再结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我国的通胀压力显著减轻。今年最后两个月C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已成定局。结合当前欧洲中央银行、澳大利亚、巴西、印尼等主要经济体纷纷降息,我国央行亦可适当降息,一则有利于经济稳定,二则就降低中外利差,减少热钱流入。

  刘利刚:CPI主推力减弱 将在PPI引领下继续回落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由于PPI一般而言领先CPI指数的走势,PPI本次大大低于市场预期,未来的几个月,CPI将继续走弱,未来两个月的CPI将肯定低于5%。

  “在过去一年中推动CPI上升的食品和居住价格同比上升了11.9%和4.4%,与上月的13.4%和5.1%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CPI环比仅上升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上月的0.5%,这也表明潜在通胀压力正在明显减轻。值得指出的是,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CPI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将进一步减弱。”刘立刚认为。

  温天纳:通胀回落制造业困难 创造有利的微调空间

  

  资深金融专家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今日在微博中表示, 10月内地官方通胀数据CPI符合预期,呈现较明显回落至5.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回落速度更明显至5.0%。加上内地上周公布的官方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远较预期差。通胀回落,加上制造业困难,这对调控政策的微调也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微调空间,但整体性放松还是有待明年才能确定。

  牛犁:11月-12月 CPI将回落到5%以下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牛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11月-12月CPI能回落到5%以下。他分析称,7月以来CPI涨幅一直处于下降阶段。CPI在短期之内绝对不可能超过峰值7月的6.5%,并且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金融智库栏目】(地址:http://finance.ce.cn/jrzk/index.shtml)

  (责任编辑:朱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