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通胀或迎拐点 民生压力仍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04:39 来源: 深圳商报

  □ 刘 伟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数据,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0.1%,涨幅均有所降低。当天诸多分析认为,通胀进入拐点是大概率事件。

  细看物价构成,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1.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6.1%;油脂价格上涨15.8%。除了鲜菜价格下跌,鲜果、水产品等价格都上涨。

  虽然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但去年以来总体涨幅惊人,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CPI连续四个月涨幅超过6%,1~9月,仅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5%。基本民生无非衣食住行,其中食更是日日不可或缺,短期内食品价格如此飙升,困难不言而喻。

  判断CPI可能进入拐点,是基于当前物价走势,以及货币政策继续“从紧”,“适时适度微调预调”并不意味着放松,而是针对实体经济流动性短缺,适当适时给予支持。其实,随着欧洲降息,并提出提振经济、促进就业的解困方案,以及美国不可避免地还将实施量化宽松,全球性滞胀压力依然很大。

  虽然CPI可能继续回落,并于明年回到4%国际警戒线以下,但一方面是本轮涨幅很大,基数已高,民生压力不小。另一方面,截至目前,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长达20个月。至2010年2月,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虽然央行去年10月连续加息5次,但当前一年期存款利率3.5%,仍大大低于CPI水平。目前形势下,央行显然不会再次上调存款利率,负利率还将持续,储蓄存款“受剥削”几成常态化,显然既不合理又隐藏风险。

  控制通胀,是基本责任。当前的难点是,控制通胀需要拧紧货币“龙头”,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被伤害”。比如,温州等民间借贷兴旺地区,则因联保复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银行风声鹤唳,“雨天撤伞”,导致大量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因此,需要金融资产顺利进入生产形势不错却受困于资金短缺的企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