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少杰:温婉而强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9:31 来源: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首席记者 李中海 实习生 顾 婧

   他西装革履、外表白净,每每与人交流,脸上便自然流露出灿烂的笑容;他私下里温婉可亲,同事喜欢叫他“李哥”,但工作起来却说一不二,是个强硬的完美主义践行者;他曾是门外汉,却带领一群大学毕业生,仅用三年时间便将公司做成河南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

  他就是河南百度营销中心、河南锐之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杰。

  与不少成功企业家不同,李少杰有一股敢闯敢拼的勇气:他是第一个拎着现金去跟百度谈合作的人;他是少有的以启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的企业家;在他公司,闲暇时可以玩游戏,可以谈恋爱甚至结婚、生子。

  如今,在“要做就做最好”信念驱动下,李少杰所掌舵的公司不仅连续三年收入过亿,而且运营状况良好,稳居百度省代全国第一。

  “现在只进驻了7个河南地市,3到5年,会铺满18地市,并建立统一的呼叫中心,建设营业厅、旗舰店或体验中心。”谈及未来,李少杰信心满怀、目光坚定。与之前的年轻气盛相比,现在的李少杰则显得愈发成熟与稳重。尽管,眼前的他也不过是33岁。

  证明“河南不是互联网的盐碱地”

  2000年,李少杰大学毕业,他做销售、做代理。与多数人一样,李少杰的人生起步既简单又平凡。

  2004年,百度起步第二年。此时,两度听说“百度”的李少杰突然意识到其商业模式中蕴含着巨大商机。于是,4月的一个周日,李少杰开着吉利,拎上5万元现金,连夜直奔百度总部。第二天一早,他对前台说,“我是河南来的,想做百度的河南代理。”

  李少杰的诚意打动了百度。就这样,李少杰顺利当上了百度河南的代理。

  实际上,当时闯劲十足的李少杰对互联网可谓一无所知,就连公司的名字也是在百度里面临时敲定的,办公场所、营业执照更是没有。

  然而,李少杰并未因此而动摇自己看准的商机。相反,在“要做就做最好”信念驱动下,2004年年底,他就打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百度的河南总代理。

  接下来,李少杰一路勇猛,2007年年底,他所掌舵的公司已成为河南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

  如今,河南锐之旗已连续三年获得百度业绩贡献最大奖,并且公司发展运营状况良好,增长后劲十足。李少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河南不是互联网的盐碱地。

  实际上,在创业的征程中,李少杰并非一帆风顺。

  李少杰没有互联网从业经验,按理说这是自己的劣势。然而,李少杰并没有因此畏首畏尾、受此牵绊,相反他更敢于跳出互联网干互联网,创新性地引领企业发展。

  比如招兵买马,别人都会选取一些有互联网从业经历的人,而李少杰则不拘一格,第一次在人才周刊头版一下子刊登半版的招聘信息,下面还特别注释“应届毕业生优先”。

  这一点,在业界引起一阵骚动。至今,李少杰仍有大胆启用应届毕业生的习惯,而他的团队也有当初的几人增长至如今的近千人。同时公司核心团队的人才保有率高达80%以上。

  “拎着现金去谈判、大胆启用大学生,不怕失败吗?”

  “本来什么就没有,就不存在失败。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之前的失败就不叫失败,是为了以后积累经验。”

  完美践行者

   纵观李少杰的成长史,不难发现他身上无不洋溢出一种敢闯敢拼、无惧失败的胸怀与胆略。不仅如此,李少杰还对事业还有着近乎完美的执着与追求,凡事力求做到最好。

  不得不说,李少杰是个铁杆完美主义践行者。

  在河南锐之旗,私下里,不少熟悉的同事会搂着李少杰的脖子叫“李哥”,而工作上,李少杰却十分苛求完美、说一不二,很多人对他又十分敬畏。

  “其实很多时候下面的人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然后我就会提出来标准,他们照做。”李少杰没有做过军人,但对工作却有着严于军纪的铁律。他有着一个简单又有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做到最好”。在李少杰看来,这一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念驱动下,创业7年来,李少杰的公司以不低于房地产业的增速迅猛跃进,如今已连续三年营收过亿,成为百度省代中业绩和运营状况最好的排头兵。

  如今,李少杰不仅将百度河南业务做到全国最好,同时他还主导创办了河南一百度、企汇网、河南网络营销协会等互联网平台,力求为河南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平台。

  尽管企业已是业内排头兵,但李少杰并未满足现状。在他对公司蓝图的勾勒中:5年内陆续铺满河南18地市、开设统一呼叫中心,建立地市营业厅、旗舰店体验中心等工作已悄然被提升日程。

  另外,李少杰还十分注重公司快速发展同时的管理跟进。目前,他正推进一整套全新的机制改革,从管理模式、思路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以顺应发展、与时俱进。

  不仅对工作坚守完美准则,对待员工上,李少杰对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

  比如,李少杰敢于启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并不是没有一定条件,那就是要求员工必须要有上进心。“开心工作,快速成长”是他致力创造的一个工作氛围。

   他是少有的允许员工在工作之余组队打游戏的老板。另外他还允许内部员工之间、上下级甚至领导层之间谈恋爱。至今,不少人都在公司结了婚甚至有了孩子。

  但是,一旦有人作出出格的事,李少杰也绝不姑息。

  有一次,一位部门主管和总监串通起来操纵一次评选,李少杰得知后当场辞退二人。在李少杰眼里,为员工打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成长氛围,服务好员工是他的一种责任。这一点,他对完美的苛求丝毫没变。

   “人一定要凡事都做到最好”

   ——专访李少杰

  “三十岁之前的失败就不叫失败,是为了以后积累经验”

   经济视点报:你2004年代理百度,听说当时是拎着现金去的?

  李少杰:对。当时百度独立的产品刚推向市场,2003年是第一批代理,我是第二批。但我是这些代理商里面第一个开着车拿着现金去百度总部的,五万现金,开了个吉利。

  经济视点报:这之前接触过这个互联网营销吗?

  李少杰:没有接触过。

  经济视点报:敢直接拎着钱去,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李少杰:当时觉得百度这个模式比较好。

  经济视点报:公司是在什么时候成立的?就没害怕过会失败么?

  李少杰:回来以后成立的。我当时去北京的时候,公司也没有成立,营业执照也没有。没什么好害怕的,本来就没有什么,就不存在失败。我跟公司其他人讲,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之前的失败就不叫失败,是为了以后积累经验。当时我二十多岁,正是拼搏的时候。即使失败了,我比别人多的是时间。

  经济视点报:市场竞争激烈,你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李少杰:我们能做得这么快这么好,是因为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互联网行业,没有用互联网的眼光看待互联网行业。当时我们河南2004年互联网整个发展不太好,同时包括我在内已经有11家公司。不少公司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一种定式。

  但我当时对互联网整个行业不太了解,可能就是敢于跳出这种定式看问题。比如招聘。我们第一次招聘是在人才周刊登了半版,下面还带几个字“应届毕业生优先”。这都是其他公司没做过的。

  经济视点报:创业过程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少杰: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在2004年冬天的时候不想干了,因为觉得做了半年了老是亏。那时候真是灰心。记得和一个朋友在QQ上说,这真没意思,不想做了。后来朋友就劝我,既然选择了一定要坚持下去。而且这么多员工,都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干吧,这帮兄弟们怎么办?于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管理就像皮筋一样,如果不加粗就很容易断”

   经济视点报:现在都进入了几个地市?

  李少杰:包括南阳、许昌、平顶山等七家分公司,这都由我们直营,当地还有一些经销商。明年我们会布局驻马店、信阳、三门峡。

  经济视点报:是不是最终要铺满18个地市?

  李少杰:要铺。另外,这一段我们正启动一些项目,包括整个销售、客服、运营的体系都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建成后将有异于以前的传统模式,我们会建一个统一的呼叫中心,在各地开营业厅、旗舰店、体验中心。

  经济视点报:什么是体验中心?

  李少杰:比如平顶山,我们现在都是在写字楼里面,有销售、技术和客服。如果我们全部要统一收回建呼叫中心的话,在当地只需建一个营业厅。呼叫中心给平顶山的客户打电话,客户感兴趣的话可以到当地体验中心当面去了解、体验。体验以后如果觉得满意,当场就可以签单了。这对于整个品牌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济视点报:呼叫中心,包括营业厅什么时间能建成?

  李少杰:明年。

  经济视点报: 18地市预计要建多久?

  李少杰:最初肯定是由已进入的地市开始。现在主要是模式、观念的转变,特别是现有的运营团队、整个思路的转变。速度取决于思路的转变。

  经济视点报: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如何保证地位、做到最好?

  李少杰:我觉得还是创新,那就是产品的创新,整个模式的创新。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变化很快的行业。如何保持要很高的增长势头,那就要不断创新,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周到的服务。不管是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还是作为运营体系、思路的创新,这都是要保持高速增长的基础。

  经济视点报:之前没做过互联网,你是不是恰因为不受牵绊而更放得开,更敢于创新?

  李少杰:一方面取决于这个,一方面取决于市场。我们现在做到这个规模,整个河南37万家中小企业,只服务了31000家,市场还是非常大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如果我不参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可能就会被淘汰。所以互联网业只会越发展越好,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这就倒逼我们要创新求变,为互联网提供与时俱进的服务。

  经济视点报:对公司来说,目前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李少杰:内部管理提升。我们是一家年轻的公司,管理层包括中层都是应届毕业生,有80%都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除了有激情以外,就暴露了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管理方面没有经验,而且这个行业也没其他可借鉴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优化管理体系和机制,把内功做扎实了才能迎接以后更大的发展。就像一根皮筋一样,一直拉,不加粗就很容易断。我现在就是要把他加粗,让他拉得更长。

  “作为老板,要本着服务的心态”

   经济视点报:在企业管理上你有什么心得?

  李少杰:就是两个字“服务”。我觉得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更应是一个服务者。怎么服务好员工,让大家能在这个企业安心快乐地工作。另外怎么服务好客户,然后和客户实现双赢。然后就是服务社会,员工客户都服务好了,就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经济视点报:听说你今年给员工涨了工资,这是不是也算对员工服务的一种?

  李少杰:算是吧。第一次请管理咨询公司对薪酬进行了梳理,工资提了15%。但是感觉还是跟不上CPI的增长,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还会再涨一次。

  经济视点报:你喜欢选大办公室,好让大家坐一起,为什么?

  李少杰:我觉得就是一个“开放”。我们早上中午大家都在做游戏,在那玩。特别是中午,上班之前搞一些小游戏,各部门喊一喊、唱一唱、跳一跳。都是年轻人,比较活跃,这样一个环境就会感染到别人,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经济视点报:你崇尚“家文化”吗?

  李少杰:是。在公司大都叫我李总,但私下里,很多人叫“李哥”。因为都是年轻人,我只是虚长几岁而已。我们提的就是“开心工作,快速成长”,大家感觉在这样一种大家庭的氛围当中很开心很快乐。但随着企业发展,人越来越多,不可能兼顾每个人。

  经济视点报:在所有称谓中,你最喜欢哪个?

  李少杰:最喜欢别人叫我李哥。刚才在办公室还叫李总,一出去吃饭,搂着脖子就说“哥,我跟你说”,其实很有意思。

  经济视点报:你的团队靠什么凝聚起来的?

  李少杰:首先是要让员工认可这个行业和公司的发展,然后在公司里可以得到发展。作为老板,要本着服务的心态,给员工提供好的环境和平台,让员工更好地施展自己。人少了是这样,但是上了一定规模以后就不一样了。那时就需要企业文化、管理和流程的科学化来增强凝聚力。

  “我比较渴求完美,对什么事情要求都很高”

   经济视点报: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李少杰:像我在公司不爱表扬人,批评的比较多。因为我总觉得事情没有做好,还差一点点,其实已经做很好,但我喜欢追求极致。像我们河南业务这块,我就要求必须做到第一。

   平常也是这样,我这个人比较渴求完美。

  经济视点报:你平时有什么喜好?

  李少杰:旅游、摄影。因为平常比较忙,也就是一些周末啊,节假日啊,开着车出去玩一玩。

  经济视点报:有没有压力特别大,睡不着觉的时候?

  李少杰:因为现在我们本身的运营、发展和客户认知度都很高,业务做的很好,我本身倒没有太大压力。

  经济视点报:工作忙的时候,家庭这块怎么兼顾?

  李少杰:公司早上九点上班,晚上六点半准时下班,从不加班,节假日门一锁正常休息。所以我节假日都是陪着家人,出去玩一玩。并没有像有人说的忙到“5+2”、“白加黑”。

  经济视点报:你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什么?

  李少杰:人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凡事都要做到最好,只争第一,年轻人不能只求稳定,要充满斗志。结交朋友,人品是第一。

  经济视点报:你最崇拜的一个人是谁?

  李少杰:不能说最崇拜谁,我比较倾向这个人身上好的学一些,那个人身上好的也学一些。

  经济视点报:你最不能容忍下属的哪些行为?

  李少杰:弄虚作假。

   举个例子,因为年底进行优秀员工评选,要进行投票。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觉得自己部门的人也辛苦一年了,投票少了,就串通评选工作的总监,改了一下。这事被我知道以后,一个总监一个经理,两个人一起开了。一定要实事求是,真诚真实。因为如果这种事情上能弄虚作假,那工作上更能弄虚作假。

  经济视点报:截至目前,最令你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少杰:公司从小到大,这是我觉得做的比较成功的事。而看到很多年轻人刚走出校门就走入我们公司,然后看着他们结婚、生子、当爸爸。

   这些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段、经历都在我们公司完成,这种感觉使我非常骄傲。

  代言河南的25位未来企业领袖(17)——李少杰

  人物档案 <<<

  李少杰,河南百度营销中心、河南锐之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