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楼市深度博弈仍在继续 地方政府建干预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9:31 来源: 经济视点报

  政府建干预机制,欲解房企“难题”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晓莹

  

   尽管“降价潮”、“倒闭潮”的言论纷纷响起,但楼市的深度博弈仍在继续。不同的是,地方政府不再甘于冷眼旁观。

  11月3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郑州市房管局)对房地产企业发出《关于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问题上报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房企建立专用电子信箱,上报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重大事项,尤其是在各项目行政手续审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郑州市房管局将报送郑州市委、市政府首席服务官,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限时处理解决。

  广东佛山“自行松绑”招致的非议还未平息,郑州市房管局的“帮扶”行动是否被看好,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洗牌加速中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152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净利合计达241.29亿元,与上年同期294.98亿元相比,减少了53.69亿元,降幅接近两成,为18.20%。

  上市公司尚且“受伤”如此,中小房企更是艰难度日。10月底,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发表言论认为,房地产行业洗牌声已不绝于耳,未来将仅有1/10的房企能够存活。

  各地的存量房加剧了销售压力和房价的下行压力,最新消息称,上海市仅商业地产的存量房就已高达1000万平方米,需32个月才能消化。

  郑州第三季度的商品房存量也在持续增加,9月底,郑州市区商品房累积可销售面积已经达到621.59万平方米,可售11个月,是最近三年以来商品房存量的最高值。

  “限购,企业贷款、个人按揭难以办理,客户日渐加重的观望心理致使成交量持续走低……而资金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尤其严峻。”郑州市新芒果地产集团副总裁宋福林说,今年春节前后,郑州很可能会有一批企业出现问题。

  “现在郑州房地产企业的洗牌还未完全开始,还处于博弈阶段。”河南省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峰认为,洗牌不一定与调控存在必然联系。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开发商,自然竞争必定会导致洗牌,只不过国家调控加速了这个过程。

  

  插手因忧“烂尾”?

  10月18日,在郑州市房管局召开的“第三季度运行情况分析”会议上,郑州市住宅和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叶琦曾建议政府健全房地产风险预警机制,防止出现新的“烂尾楼”。

  “烂尾楼”话题在今年多次被触及,郑州市政府屡次曝光并整治。而这些烂尾楼中,“资历”最老的楼盘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遗留的,令政府大为费神。在当前国内外金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前打“预防针”不失为好的措施。

  “现在企业出现问题,不一定是倒闭,而是转让或兼并。”宋福林认为,随着项目的转让,烂尾楼不会再出现。

  李晓峰说,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各地均出现烂尾楼遗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收紧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当时尚未进行房改,房地产市场尚未出现,项目后续资金跟不上时无法进行转让。

  “现在,房地产业发展十多年,已成为庞大的体系,在国民经济及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李晓峰分析认为,虽然货币政策一度紧缩,但国家并没有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方式,而是调控越来越规范。房企出现工资发不起、银行利息还不上的情况,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不管“防烂尾”之说是否是政府行动之根本,但现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联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难触核心

  “我们接到房管局通知,已经将问题报上去了。”宋福林说,政府这个举动表明了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视,是件好事,开发商并没有外界猜测的“抵制”思想。

  但是,贷款收紧、按揭延缓审批、信托被严厉监管,最让开发商头大的是融资问题。对此,可对政府寄多大希望?

  “佛山的自行松绑,反而加剧了楼市下行。在调控政策、资金方面,地方政府是解决不了的。”李晓峰说,但房管局作为职能部门有责任为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和房企排忧解难,要求企业上报问题并协助解决,是政府应该做的。

  而多家开发商纷纷表示政府此举效果不大,因为行政手续审批只是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而真正令企业陷入困境的问题是融资以及成交量的大幅下滑。

  但是,企业对于政府的这个举动也是欢迎而配合的。“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由于审批手续迟迟不能办完,致使项目高成本闲置而不能动工,一旦通过政府协调尽快解决办事低效的问题,也算是间接解决一定的资金问题。”宋福林说。

  “市场环境好时,房企存在的问题并不明显,而现在房企们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原来存在的问题就显得严重了。”李晓峰说,政府现在就是要把这些小问题解决,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