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评:“圣人”文化何以嫁接现代普适价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21:4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收获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但也留下了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如何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为现代的文化产业?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在当今世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以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网络、体育、会展服务为基础产品的文化产业已占其GDP的65%以上,而我国,文化产业比重还不到GDP的3%。我们虽是文化大国,但我们却也是文化产业的“赤字”大国。

  那么,是我们的文化真没有吸引力吗?当然不是,中国文化的深邃和神秘感,一直都在使世人震惊好奇,直至今日,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一直在西方国家中大行其道。

  也许有人会说,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恢复人们对于过往历史的记忆,让传承几千年的中国儒家“圣人”文化再现辉煌。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两个方面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又称为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宗教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精神来源,持人性恶的人性假设,中国传统文化则正相反,儒家文化中的“仁”,其实质就是性善论的人性假设。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西方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宗教改革等思想文化运动风起云涌,西方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其价值观也渐渐演变成个人主义的鼓励竞争、冒险与进取,但儒家文化由于过于强调“同一性”,压制不同利益诉求,隔绝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延缓了文化的发展与成长。而且,儒家文化还不是中国文化的唯一生产者与引领者,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讨论中国缺不缺少文化,而是需立足现实回答“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在这一文化下衍生出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才能在世界上有感召力、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换言之,如果我们把民族思想比作仓库,“圣人”思想不过储藏其中的工具或产品,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改造它,而不是膜拜它。

  这就需要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赋予“圣人”文化全新的现代元素,而不是简单的还原和再现。

  国际成功经验也表明,美、日、韩等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并不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而是通过创新引导市场建立起向其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只有让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到现代文明的高枝上,以放眼世界的眼光来制造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产品,才能开出美丽、繁荣之花,才能让我们从文化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迈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