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物价或进入新一轮下降周期 中国宏观政策拉开调整大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08:3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明年的调控要发生大的变化,货币政策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带动内需,而不是货币紧缩。”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数据。

  继10月底温家宝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首次提出“预调和微调”后,11月6日温家宝总理再次表示,调控物价最主要的方法是促进生产。

  “明年的调控要发生大的变化,货币政策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带动内需,而不是货币紧缩。”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尽管政策调整大幕开启,但是政策调整幅度大小仍是悬念,一切要等到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能见分晓。

  物价进入下降通道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位废品管理员,在两个星期前收到废品回收公司的通知,除了塑料瓶的回收价格不变外,纸箱和报纸回收价格统一下降20%。

  废旧物品回收价格是中国工业品价格的一个缩影,10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以下简称PPI)快速回落到5%,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回落到5.5%,创下5个月的新低。

  一般而言,废品和原料边角料等回收价格是工业品价格的滞后指标,也就是说,当其他工业品价格都回落之后,这些工业领域中的回收材料价格才最后回落。由于PPI领先于CPI,换句话说,从趋势来看,物价已经进入下降通道。

  10月的CPI数据吹响了物价下行的号角。数据显示,10 月份CPI同比涨幅由9 月份的6.1% 大幅放缓到5.5% 。其中,非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7% ,食品类同比上涨11.9% 。

  猪肉价格10 月份的同比增幅由前一月的50% 放缓到42% 。食品和农产品价格占CPI权重的三分之一,而猪肉价格又占农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一旦农产品和猪肉价格进入到下降周期,将预示着CPI也随之进入下降周期。

  与此同时,PPI价格提前踏入下滑的通道。10月PPI通胀的回落幅度远超出预期,从9 月份的同比6.5%降至5.0%,月环比下降0.7%。

  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引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的高度关注,在《201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说,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过快、融资难、人民币升值快、转型升级压力大等困难较2008年时更突出,经济政策应该进行适度调整。

  政策放松信号频出

  事实也是如此,随着价格指标步入下降通道,政策调整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首先放松的是信贷。据记者了解,10月后十个工作日,信贷开始突然大幅增长,10月四大行新增贷款约1600亿元,以此推算,10月新增贷款将在5000亿元左右。

  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5.69万亿元,其中9月当月新增约4700亿元,创下年内单月信贷最低,由于10月有节假日因素,市场普遍预测10月新增贷款将继续创下年内新低,然而10月份最后十天阻止了这一纪录的诞生。

  “这实际上是一个明显的信号,9月M1和M2同比涨幅分别为8.9%和13%,增速继续回落,并创下新低,M2 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已经跌到政府的目标16% 以下,再紧缩已经不可能了,必须适度放松。”金融专家赵庆明说。

  放松的第二个方面是央票利率。近期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15个月以来首次下调,作为货币政策“风向标”的央票,这一变化受到外界的关注。

  11月8日,央行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较上一期下降了1.07个基点,这是1年期央票在3个月前上升至3.584%后首次微降,也是28个月以来第一次下调。

  “相较而言,1年期央票利率比三年期央票的风向标作用更为强烈,如果说3年期央票中标利率的下降,可以看做是紧缩政策中止的信号,可以确认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那么1年期央票的利率下降,政策意义就会强烈。”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说。

  中信证券最新研究报告表示,年前资金面将会普遍承压,预计春节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建银国际的研究报告也表示,央行可能在12月初宣布今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信号意义非常强烈,一旦触及,将正式宣布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向。212>>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明年的调控要发生大的变化,货币政策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带动内需,而不是货币紧缩。”

  “我认为,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之前,央行不会下降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不会全面放松,原因在于目前的房价调控处于关键时刻,二是通胀的反复性,2012年形势更为明朗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更为从容。”一位接近央行决策的专家对记者说。

  第四季度调整势在必行

  中国宏观调控实施一年来,引发了诸多争议。

  “今年以来,由于过度依赖货币调控,通过收缩货币和流动性来调控物价,目前来看物价仍然处于高位,但是实体经济和企业经营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贺铿说。

  “货币政策对物价作用不大,目前物价上涨是个供给问题,必须通过生产、流通等环节着手,一味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上外贸形势恶化,这就对外贸企业和中小企业产生严重冲击,影响到就业。”贺铿表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收入分配改革、结构调整是一个重大任务,但是目前来看,推进力度较小,明年应该回到这个重大任务上来。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说:“今年年初两会上传递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在‘十二五’期间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但是由于通货膨胀抬头,前三季度我们实际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抑制通货膨胀上,放在收紧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在转变经济发展上迄今还没有看到重大的有效的措施出台,更没有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上所取得的令人高兴的成效。”郑新立说,对于通货膨胀,应当从调整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办法来解决,因为这次通货膨胀食品和住房两个因素拉动了CPI90%。

  如何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实现通胀平稳回落及经济平稳增长呢?

  郑新立说,通过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减税、奖励等各种办法把社会资金引导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需要的方向上来,引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来,引导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来,引导到农业现代化上来,引导到海外去投资。

  “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既抑制通货膨胀,消化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又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所以从第四季度开始,一直到明年,一定要尽快的把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转回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上来。”

  而贺铿提出三个建议,一是2012年的货币政策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紧缩;二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启动内需;三是结构性减税,对于中小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黄速建说,未来应将经济政策重点从控通胀为主调整为控通胀与稳增长、调结构并重。2<<1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