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碚:重化工业仍然是增长最强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12:0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陈伟

  在新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沈阳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东北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中国工业的发源地,中国很多重工业企业都是从东北起步然后再发展到全国各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沈阳的发展是快一步的,但是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沈阳的发展却是慢了一步。而如今,沈阳正在迎来重新走在工业发展前沿的机遇。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是高耗能的行业,但是依据统计数据显示, 自“十一五”开始,重化工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动力之一,我觉得在“十二五”期间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趋势会依然明显。沈阳经过国有企业改革、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之后,正焕发出新的青春。它在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上的基础会非常具有优势。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在下一轮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或者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门类。

  沈阳要发展,就要准备直面中国工业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增长之间的矛盾。如果说我们为了环保,汽车工业不发展了,重工业不发展了,这样中国经济将是死路一条。

  关于发展重工业是否就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对此我有不同的理解。工业化的逻辑是工业首先创造了资源,然后消耗资源,工业首先改善了环境,然后也会影响环境。我们以汽车工业为例,如果没有汽车工业的发展,地球上的石油、煤炭、铁矿石、各种各样的现在所谓的资源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如果没有石油工业,那石油一点用也没有,都是一堆肮脏的物质。但是因为有了石油工业,有了汽车工业,这些东西都变成了资源。前一段时间我在天津参观了一家垃圾处理厂,在那里经过处理的垃圾能够全部变成可再利用的产品,所以垃圾不一定都是废物,实际上工业的能力是使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质变成了资源,只要有发达的工业,地球上所有的物质都是资源,如果没有工业,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物质都不是资源。

  现在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仅仅看到一个方面,即工业破坏了环境,然后消耗了资源,其实地球上的物质本来并不区分为资源和废物,什么东西算是资源,什么东西算是废物,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工业生产能力。

  所以重工业的出现首先是创造了资源,创造了环境,如果没有钢铁、机械制造业,就不会有城市基础设施,就不会有城市化……在中国,14亿人群体面临的任意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如果离开重工业的发展是解决不了的。

  我想凡是反对工业发展的人,他自己一定已经获得了工业文明的好处。而中国的发展还远未达到这个阶段,十几亿的人仍渴望着中国有一个发达的工业。我们应当用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工业的发展。

  而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所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绕不过去就要想办法用更高的效率来解决。

  如何突破,沈阳要做的就是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