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核心话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2 12:0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陈伟

  辽宁省发改委副巡视员王希文

  此前,我参与了沈阳经济区的综改方案研究工作,当时遇到一个实际问题——之前中国已经有17个综改试验区了,都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比如统筹城乡、两型社会等等,那么辽宁的沈阳经济区要打什么旗号,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确下来。后来有一次开会我就提出,沈阳经济区的旗号应该有别于其他区域,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最后确定了“新型工业化”作为沈阳经济区的目标。事实上,辽宁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初很多人的思路是盯在城乡一体化上的,这个思路也是不错的,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但是如果以城市化、一体化作为一个旗帜的话,那么从辽宁、沈阳的实际情况来说,我认为它的特点不是很突出。辽宁曾经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重新兴起的出路在哪里呢,就是中共十六大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这是老工业基地的不二选择,不仅沈阳如此、辽宁如此,最近我参加全国老工业基地规划编制工作,中国所有的老工业基地想寻求出路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在振兴过程当中,所有的老基地不能长期依赖投资刺激,现在很多地区的快速发展如果离开投资刺激就很难持续了,这个矛盾是很尖锐的。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孟炜中

  辽宁老工业基地,无论是发展方式转变还是继续改革开放,还是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规划方案的实施,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摆脱过去几十年积淀下来的旧的发展模式束缚。因为老工业基地的企业都是在新中国一成立的时候由前苏联援建的,都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建设起来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的。

  如何冲破旧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的束缚,应该是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重新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工业、装备制造业基地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挑战。

  沈阳城市群的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就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化探索,可能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需求,就需要各式各样的企业参与进来,才能够使该规划最终得到成功的实施。这些需求也是企业最应该抓住的机遇。

  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副厅长陈铁成

  金融中心的提法在沈阳市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但是目前金融中心的设想,基本上是以银行或者是金融服务业为主要吸收对象,比较单一。我觉得金融中心应该有几个功能:不仅有间接金融贷款的功能,还要有直接的投融资的功能,包括在一些新的体制上的突破性功能。如果没有这些,我觉得叫金融中心它的意义就显得很淡薄。

  当前辽宁在工商局登记的私有企业一共是35万~36万户,99%是中小企业或者是小微企业,今年一共增加了5万多户企业,这些企业大体上有44000户的企业是小微企业,平均投资是10万元人民币,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经营性的土地。但是现在的金融体制基本上是跟着政府体制走的,买不着土地你就绝对没有跟银行和金融部门对话的权利,政府引导性的资金又不敢放进来,尽管有企业孵化器,但孵化器里的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那么现在金融服务体制怎么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我觉得现在应该是给这样的一种体制提问号的时候。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

  现在有人担心大连和沈阳都要建金融中心会不会形成恶性竞争,我觉得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沈阳和大连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大连和沈阳比较,多一个外汇交易中心和期货交易所,且是东北唯一的。目前大连结算汇均占东北2/3,期货交易成交额占了全国的13.5%。同时大连有十家法人金融机构,沈阳只有三家,大连具有开放的优势,目的是要打造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但是沈阳本身也有它的优势,比如它是地区的金融规制中心,证监会东北的监管中心是在沈阳,这是大连没有的。沈阳的金融机构也略多于大连,还有就是沈阳的货币回笼连续十几年是全国第一的。

  大连有开放优势,沈阳有腹地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地区都发展了的话,对于东北金融的发展,对于全国的金融发展并没有坏处,所以这就是竞争,而不是垄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