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们需要怎样积极的股市政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3:04 来源: 金融时报

  徐绍峰

  在上证指数近来徘徊于2500点上下、市场重陷低迷之际,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日前公开呼吁,“应尽快制定积极的股市政策,扭转股市低迷的状态”。

  为什么“股市低迷的状态”必须“扭转”?

  最简单的道理是,股市低迷,不仅会通过不断下降的成交量,影响印花税收入;也会通过“财富效应”的丧失,降低股市的吸引力,影响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有人或许会以今年1至9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收入370.95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仅为微不足道的0.5%,来佐证股市低迷对税收影响的无足轻重;也会以股市吸引力降低的同时,新股发行依然“三高”盛行、申购者云集,来证明股市好坏与融资多少、发行成败无关。不过,这些人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股市长期低迷,不仅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会最终丧失,股市也将会因为无法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而失去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最终会被边缘化。特别是,在信贷收紧而社会闲置和零散资金依然充沛的背景下,一个低迷的资本市场,只会将更多原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优化配置,“配置”进实体经济的资金,推向民间借贷市场,使其变成影响金融和经济稳定的东冲西突的“热钱”。此外,股市低迷,还会影响中国股市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所应拥有的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影响力。毕竟,一个低迷不振、无人问津、日渐萎缩的市场,是无法令全球关注、也无法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

  正因为股市低迷,既影响到居民“财产性收入”,又由此影响到内需增长和消费拉动,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同时也会深远地影响到国家金融战略的实施,因此,“制定积极的股市政策,扭转股市低迷的状态”就显得非常迫切。

  那么,怎样的股市政策才是“积极的”?我们需要怎样“积极的股市政策”?

  “积极的股市政策”显然不是、也不应当是那些只会造成股指暴涨的短期利好政策。既往事实证明,单纯为了“救市”而出台的短期利好政策,根本无法解决股市的长期痼疾,也不能改变股市的内在品质,更不能带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最多不过是加剧了市场暴涨暴跌的频率。毫无疑问,在“制定积极的股市政策”时,有关方面应当坚决摒弃“为指数出政策”的惯性思维,防止通过“指数高了出利空政策打压、指数低了出利好政策救市”的方式,强化股市上蹿下跳的“政策市”特性,让投资者产生“市场不行就要政策”的“政策市”心理依赖。

  在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20年、股市已基本进入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迫切需要跟成熟市场接轨、中国股市需要在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更大智慧的重要时期,“积极的股市政策”应当是一种着眼于股市长远发展的、高瞻远瞩的、具有国际眼光和思维的国家战略———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必须从股市的定位开始,全新勾画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愿景:不仅可以吸引大量闲置和零散资本的流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让投资者获得稳定回报,让居民财富不断增长,通过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刺激内需扩大;更可以加速中国股市与成熟市场接轨,让中国股市变成全球企业愿意来上市、全球投资者愿意来投资的国际市场。只有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重新定位中国股市,中国股市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不随指数涨跌、不受指数左右、遵循市场规律、着眼市场长远发展的“积极的股市政策”,中国资本市场才能由此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而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积极的股市政策”必须在提振市场信心上出重拳,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上下功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