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八菱科技缘何能“带病”招摇过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8:3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见习记者杨桐

  上周五的A股市场在看似平静中迎来了一位“问题学生”——八菱科技,在经历了“询价门”、“立案门”之后,八菱科技终于在11月11日成功登陆A股市场。虽然之前有种种问题,但八菱科技还是惹得A股多资金的追逐,早盘高开超50%,在小幅回落后又快速拉升,盘中最高大涨近80%,后稍有回落,截至收盘,八菱科技涨62.48%报27.80元,换手92.15%,超过九成的换手率也显示出资金对于八菱科技的青睐。

  曲折上市路

  作为A股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八菱科技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曲折,而且伴有各种各样离奇的故事。

  八菱科技首发申请于今年4月获得证监会批准通过,但6月初却因询价机构不足20家被冠上“A股首家因询价对象不足而中止上市公司”之名。

  按照相关规定,发行批文6个月内有效。但因八菱科技原签字注册会计师刘文俊在今年5月25日遭证监会行政处罚,导致八菱科技被迫重新上会。10月17日,八菱科技再次过会成功,并且随后顺利完成了询价、申购工作,等待排期上市。虽然再次过会成功,但当时有知情人士暗指,其董事长在发审会上哭诉上市艰辛以博得同情。“一哭过会”由此在网络上盛传。

  “立案门”的精确巧合

  本来到此为止八菱科技已经完成了所有上市前的准备,等待排期上市,然而,剧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顺利。

  11月4日,八菱科技被曝出董事长顾瑜早在今年4月14日便因涉嫌职务侵占而被立案调查。据了解,该消息源于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报道。该报道称,顾瑜因涉嫌职务侵占已于4月14日被南宁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立案侦查。但就在立案的前三天,也就是

  4月11日,八菱科技刚刚首次过会。

  在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度过了4天之后,8日夜间,八菱科技披露了《关于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瑜被立案侦查和撤案的公告》。该公告称,南宁公安局2011年年初接到报案后,于4月14日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顾瑜做出立案决定,但“为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到不影响本公司的生产经营,采取秘密的方式展开侦查工作,未将立案情况告知公司、公司董事长顾瑜身在单位,也未将立案情况告知负责公司上市的中介机构”。

  经过近七个月的秘密侦查后,南宁市公安局并没有发现举报材料中所反映的董事长顾瑜有职务侵占的犯罪证据和事实,于2011年11月1日依法做出了撤案决定。上市前几天撤案,时间计算的相当精准,不知是不是真的这么巧合。

  上周五,八菱科技终于如愿上市,并在首个交易日上涨

  62.48%报收27.80元。

  同一条船上的利益集体

  其实,A股市场在这方面早有前车之鉴。2000年,通海高科因财务会计文件存在重大虚假内容,成为首家发行股票而无法上市的公司;2009年,立立电子因“股权问题”被紧急叫停上市进程,原先募集资金按发行价加同期存款利息返还投资人;去年3月,苏州恒久因专利权问题被叫停上市;胜景山河因涉嫌业绩造假而未能上市;西林科则是被举报其技术独立性、核心技术前景存疑而止步;最离谱的是今年9月份,ST大地在上市三年后才被曝光虚假上市。

  如果说上市公司因为上市融资之后会得到高额利润而出现造假、欺瞒等行为,那么作为第三方的保荐机构则应该对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整个资本市场负责,确保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应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遗憾的是,保荐机构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正客观。证监会曾经就桂林三金可能存在涉嫌虚假陈述的问题,安排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来核查,而核查结果为未发现桂林三金存在虚假陈述情况,桂林三金得以顺利上市。但之后却又对桂林三金的保荐代表周凯予以12个月内不受理推荐的处罚,原因是周凯在担任桂林三金保荐代表人期间,只对项目进行了书面审核而未到项目现场核查。

  又如此次八菱科技“立案门”,公司董事会、保荐机构民生证券以及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都一致选择沉默,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相关人士集体“失踪”。据北京晨报报道,虽然多次试图联系相关人士,但是八菱科技招股书中披露的公开电话无人接听;在上海的民生证券保荐人“已经换办公室,不知道最新电话”;招股书中披露的律师事务所—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的电话居然是空号。

  其实,仔细想想,同一条船上的利益集体怎么会相互指责呢?公司成功上市之后保荐机构会获得巨额保荐费用,而代价只是保持沉默,不把上市公司不想说的说出去而已。由此看来,新股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的存在也仅仅是个形式而已。

  有关专家认为,八菱科技事件折射出我国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存在“监督不力”、“把关不严”和“审核宽松”等问题,只有严刑峻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说:“目前新股发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审核太宽松了,把关不严,导致一批企业带病上市。”他明确指出,要防范这些问题,一是要完善监管方式,提前将问题企业剔除到资本市场之外;二是对于二次上会的企业,审核要从紧从严;三是通过严刑峻法,严惩重罚涉及造假违法的企业、保荐机构和承销商,从而防止他们合谋不当得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