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企新抉择:向钱看还是走出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李娟

  最近关于国内民营企业的最大事件——温州老板“跑路潮”进一步凸显了民企当下的生存状态及融资困境。

  民企的另一面是,以2010年为例,浙江GDP达到27100亿元,居全国第四,全省GDP七成以上由民营企业创造;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到183家,排名全国第一。

  生死劫

  这是一个浙江样本的数据,受国际金融形势、国内货币政策收紧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民营企业尤其是大量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空前。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主委欧成中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表示,现在,国有经济吸纳就业不足3000万人,而民营经济则达到1.6亿人。

  2010年7月,国务院再次颁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称为“新36条”,“新36条”对非公有资本的开放力度更大,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和参股等方式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公路、水运、港口码头、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等领域。

  实际上,早在2004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就曾在温州召开小型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参加的企业家一共9个人,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是其中之一。

  “当时是针对‘36条’的一个座谈会,每个人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黄发静说,他当时提的是希望减少企业的赋税,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升级。

  在他看来,这一环境在6年过后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同样,“新36”条再次被指“雷声大、雨点小”,缺少具体的指导,一直都没有细则出台。

  与此相对的是,另一组数据不容乐观。浙江省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4673家,同比增长23.5%,亏损面和亏损率分别为14.6%和6%;全省14447家中小企业倒闭注销,6.6万家微小企业出现总产值和利润下降的情况。

  “向钱看”

  矿产投资是许多民企的选择之一。今年9月19日,浙江万向集团在朝鲜惠山青年铜矿的惠中矿业合营公司正式投产,该矿现探明铜矿石3310万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万向集团拥有该合资项目51%股权,期限为15年。

  严格来说,矿产投资不仅仅是“走出去”的形式,不少民企尤其是浙江企业,一向都热衷于此类“资源大战”。在此前的“西北矿产争夺战”中,屡屡可见浙江商人的背影,从事煤炭开发的浙江商人为数不少,仅台州天台就有十几家企业在宁夏开矿。

  矿产、土地、煤炭、水力等是不可再生资源或特色资源。资源开发型企业虽然对初期资金的投入要求较高,但回报也很快。在宁夏吴忠市,就有一家诸暨企业投资150多亿元的煤炭开采项目,项目建成后,仅煤炭的年产量就可达500万吨。这些,都被称为“候鸟型”的投资,资金流向最赚钱的项目,由市场来决定资金的流向。

  “很多民企现在资本比较雄厚,光依靠传统的做贸易、建市场、搞房地产开发,提升空间十分有限,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说多元化,或者做单一产品,哪一个模式更容易在市场上存活的更久一些。”浙江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对记者表示,民企一般都是比较灵活,更好调头一些,所以资本就会流向更容易赚钱的项目。

  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向钱看”始终是一个相对短期的投资决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持续壮大难以发挥正面的效应。

  走出去

  对很多企业来说,走出去或许是一种不错的突围办法。

  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有4902家,1000万美元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37个,今年1~8月实际投资总额直达12.62亿美元,居全国大陆省市第一。

  对许多民企来说,境外上市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数字显示,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053.54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21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增加1.70倍,融资额则增加了92.8%。这或者是另外一种“走出去”的方式。

  此前,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分析,浙商境外投资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获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和销售网络,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二是在境外建立资源基地,如华友钴业公司在刚果(金)投资冶炼铜钴项目;三是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如康奈集团在乌苏里斯克市投资20亿元建鞋厂,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四是境外设立工业园区,推进产业转移,如华立集团在泰国罗勇兴建工业园。

  对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来说,第一种方式,也就是通过并购来获取品牌和销售渠道是不错的选择,“浙商的走出境外开始于1982年,浙江企业并购对象多为上游供应商或下游进口商,以及研发机构、制造企业,虽然并购效果尚待观察,这充分说明浙江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正在提高。”分析人士表示,这也是近两年民企频频爆发“蛇吞象”的主要原因。

  海外并购能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此前,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并购前公司与美国消费者没有直接接触,作为采购商的3家美国公司就是“上帝”。完成并购以后,公司在美国有了11个分销仓库,从原来仅仅在美国市场销售产品,变成了在美国纳税、雇佣员工、与美国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的本土公司。

  这个公司的下一步,就是利用美国公司将美洲分销点扩大到50个,覆盖加拿大、墨西哥等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