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业化萌动憧憬最好的时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5:38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撰文/贺文

  最好抑或最坏,可能就取决于在创业者无助、彷徨时,是不是有那么一双手、一个机构、一个平台,搭把援手。当围绕“创业”的产业链构成之时,创业者最好的时代也就到了。

  齐玲现在很迷茫。

  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她的公司已经有了比如宝洁、费列罗这样的稳定大客户,承接的有关校园活动的单子很让外人艳羡,公司的办公地址也从上海的杨浦搬到了市中心的徐家汇。但是她却很苦恼,没有让她放心的核心管理团队,员工的执行力不够理想,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去,她与别的青年创业者交流时最常问、最关心的是,“困难的时候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嘻哈包袱铺的高晓攀可能要幸运一些。

  在喜欢“清口”的上海滩,嘻哈包袱铺的专场门票价钱,居然被黄牛炒到原价的几十倍。这是创立三年以来,这个相声团队第一次不依赖第三方,以自负盈亏、自主操作的新模式,举办专场演出。忆起当年因理念不和而与合作剧场分手,身陷没有舞台的艰难时刻,高晓攀慨叹,多亏巧遇了台湾传媒界大亨邱复生,又经由邱认识了台湾最火爆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出品人王伟忠,“过来人”王伟忠一席“复制成功模式、做大品牌”的经验之谈,点醒梦中人。

  聚美优品的陈欧今年28岁,他一直有个想法,在自己30岁以前把聚美优品做上市。

  当他准备投身互联网时,想找圈内人士聊天,已经有很多种方式和途径,陈鸥迅速从互联网的“门外汉”变成专家;当他看到化妆品营销与电子商务结合将产生大商机时,这个模式先得到了中国最慷慨的“天使”徐小平的注资,随后今年3月红杉资本又投资300万美元。  这是三个处于不同主场、有着不同人生轨迹的年轻人,他们共通的是:都经历过、或者正经历着创业的“炼狱”。他们的故事,是中国青年中作为创业主体的“70”、“80后”的缩影。

  有人说,这是中国青年最好的创业时代,有人说这是创业的最坏时代。其实,最好抑或最坏,可能就取决于在创业者无助、彷徨时,是不是有那么一双手、一个机构、一个平台,搭把援手。

  当扶助创业的这一双双手、一个个机构、一个个平台,以“创业”为原点,勾连成一个产业链时,创业者最好的时代也就到了。

  “猪都会飞”时,

  最热的创业热情遭遇冰点

  在陈欧看来,他触“网”做聚美优品就是“踩对点”了。

  “互联网机会往往三年一波,现在这波机会就是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如果三年前我做可能会比较辛苦和痛苦。”他在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次创业试水是做游戏内置广告,但是做了三四个月就砍掉了,决定转型做团购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他认为这“绝对是有机会的”,尤其是“化妆品的营销和电子商务结合是绝对有机会的”。所以,他迅速切进来,做了聚美优品。

  与陈欧相比,奇虎的周鸿祎无疑是“老前辈”。以周的经验,“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无线互联网的到来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这种机会既指有可能成功的机会,也指有可能通往成功的路径。最简单的,如果你要找某个领域最牛的企业家,只需要在微博(http://weibo.com)里@对方一下。

  kevin有旅游行业背景,目前正盘算做在线旅游,是与携程、途牛等差异化的产品,但是却很苦恼于既懂IT又有相同价值观和创业精神的人太难找。9月的一天,他向汉庭创始人、董事长季琦,携程网CEO范敏,以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发了同一条微博“求教”,“我真恨不得冲到北京的车库和3W咖啡去打地铺天天找人,上海的创业环境真是不如北京吗?还有没有其他有效渠道能针对性找伙伴呢?”

  kevin立马得到了袁岳的回复:上海有很多旅游服务创业的,有的方面比北京做得好。他还给对方提了个“示范”,飞马旅投资并服务的“旅妈妈”就是在上海创业的。

  眼下似乎已经是一个“大势来了,猪都会飞”的时代。所以雷军们说,他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个“让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马云们、李彦宏们、马化腾们,已经缔造了青年创业的传奇,而那些被财富、成功、热情、梦想鼓动的创业者,有多少人热盼复制这样的传奇。

  2010年5月,美国财富500强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Kelly Services与中国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Kelly Services全球雇员指数调研》显示,中国人创业热情全球最高。2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自主创业极具吸引力”,这一数字远高于全球的比例(12%)。另外,4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正在计划自主创业,全球的比例是24%。

  为何这里的创业热情如此高涨?袁岳分析主要原因有三:部分的是因为对于财富价值与财富榜样的追求;部分的是因为全社会创业鼓励的氛围;部分的是因为中国市场快速成长所产生的机会刺激。“今天如果你去追问一个年轻人自己的未来形象,除了说不清楚的,最有可能的是期望成为一个创业家。”

  不过,就像周鸿祎断言的,“现在的创业环境比十年前复杂很多,门槛高很多”。创业者当下的生存现状,似乎又为澎湃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2010年,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8%的创业者表示自己创立的公司“状况不错,前景看好”,42%的创业者表示“运转基本正常,能维持现状”,另外还有40%的创业者明确表示“不容乐观,生存困难”。换句话说,有将近半数的创业者仍然在生存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已经投资了凡客、豆瓣、兰亭集势、乐淘、UC等一批中国当下最新锐互联网公司的联创策源,其创始合伙人冯波这样感慨,“对很多人来说,创业就是人生经历,真正能赢的就那几个公司,这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最后只有三个人是能拿奖牌的,其他的人都是去锻炼的”。

  无线互联网的到来,给创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不过,创业环境也比10年前复杂了很多。

  从独唱到成团

  “羊群”效应在民间显现

  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经历了苦难“揉搓”获得成功后,一直对鼓励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很谨慎:千万不要以败家子方式去创业,不要做脑残的行为,让父母卖了房子去创业,创业的前提是失败可以承受。换句话说,创业之前有没有考虑如何降低风险,这相当重要。所以,当2009年李开复打算在北京创办创新工场时,俞敏洪成为创新工场第一批投资人之一。

  他看好李开复这种“孵化+投资”带动更多青年创业的商业模式,尽管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化的孵化平台,创立之初的创新工场也一度处于争议、质疑之中。

  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有4个,包括李开复、管理合伙人汪华、新闻发言人王肇辉,以及产品总监王晔。李开复是他们中资历最老、人脉最广、经验最丰富的,王肇辉和汪华是1978年出生的,王晔是1982年出生的。在俞敏洪看来,创新工场最先就是“一个中年创业者带着三个年轻人一起做起来的”。俞敏洪很清楚,创业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是降低风险的途径之一。

  经验是可以传承的,创业是需要培训的。或许是受此启发吧,俞敏洪“二次创业”时,投资创办了慧致天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他希望搭建一个培训平台,让后来的创业者能近距离分享成功企业领袖的智慧,让更多中国企业家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经常结伴马云、朱新礼、李开复、冯军等明星企业家,去各地巡讲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成功经验。

  “我觉得人生中最愉快的一件事就是从一个穷光蛋变得有钱。更加重要的是你能帮助别人从没钱到有钱,这个感觉更好。”俞敏洪说。

  如果说2009年李开复将“孵化+投资”的商业模式引入中国时,对这种遴选、服务创业项目为主业的商业模式尚在争议中,还是“个人的独唱”的话,随着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加入其中,孵化创业的民间力量正在集结成团。

  和俞敏洪的二次创业有些类似,上文提到的“飞马旅”其实是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的新事业。这家计划于今年9月26日正式亮相的机构,主要是辅导创业企业并为其发展提供服务。

  袁岳在他的博客中介绍,飞马旅的商业模式是在遴选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创业企业(即“飞马”)的基础上,为对方提供附加服务,以“微股份持有”模式与被服务的创业企业达成服务资源置换。袁岳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商业模式。

  孵化器数量与规模高增长

  警惕“异化”,寻找体制破冰

  像创新工场、慧致天诚、飞马旅等等一批以创业项目、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民间商业机构的出现,其背景是中国社会与中国青年高涨的创业热情,以及与之并存的创业环境、创业产业链上的某些缺失。

  两年前,教育部曾专门进行了一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次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组织大规模研究。这项调查显示,虽然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创业者仅占1.94%。挡在想法与行动之间的主要障碍物,是这些年轻人对创业的“两眼一摸黑”。有超过2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创业教育或者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有39.56%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很一般”,满意的只占12.23%。

  目前,将创业教育纳入中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还不是很多。清华大学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想创业的学生营造一个创业教育的生态体系,它可以把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面资源都纳入进来。作为大学,我们正在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集结社会资源的平台。”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韩威说。

  中国的创业环境,究竟缺什么?中国社科院曾经做过一项专项研究,比较中外的创业环境,在2010年年中推出了“人才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将“创业环境”化解为7项指标,其中,创业激励、创业便利和政府监管三项指标中,中国的排名较为靠前;但创业服务体系、法制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软肋。尤其是“服务体系”一项,中国最糟糕。“服务体系”指标是从融资便利度和最新技术可得性两方面来衡量的。一方面,由于中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度和成熟度都还不高,为创业型企业融资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是中国的科研主体,中国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渠道还不畅通,企业获得最新技术的难度也较大。

  对中国创业青年来说,孵化器是扶助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有纳入火炬计划体系的孵化器894家、孵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56300多家。这无疑彰显出中国作为一个孵化器大国的豪情。

  不过,在对中国孵化器发展速度与规模表示惊叹的同时,也有专家担忧:一些孵化器规模非常大,孵化面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平方米,孵化服务能否跟得上孵化器的规模扩张。中国创业中心专委会主任王荣谈到这个问题时,曾对媒体表示出担忧,“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这样的孵化器已经‘异化’了。”“如果一味强调在孵企业的数量,就会有两种可能:一是‘是菜就往篮子里拣’,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已经孵化的企业仍旧呆在孵化器里。这些都会导致同一种后果,浪费纳税人的钱和政府的公共资金。”

  而海外孵化器的做法是,比如美国大部分孵化器容纳的在孵企业数量在70家以下,以色列的一个孵化器最多孵化15家企业,他们认为“孩子多了,妈妈养不起”。

  此外,根据孵化器的发展周期,能产生突出贡献可能是在3年以后。因此,地方政府如何能够做到有长远眼光、不急功近利、不仅仅只为政绩考虑、不急于创收创税等,这也是中国这一庞大的具有政府背景的孵化器能够很好发挥作用的关键。

  和创新工场这种完全市场化的、民间的创业孵化机构类似,专业化、与早期投资结合、实行创业导师制是有政府背景的孵化器的重要特点。不过,模式不难看懂,要做到却很难。具有政府背景的孵化器大多抗拒离开旱涝保收的“体制”,缺乏市场激励,也极大地限制了发展。在体制内,类似管理层持股、投资与孵化结合等做法很难实施,由于长期过分依赖政府,许多孵化器缺乏造血机能,没实力做大事。

  到目前为止,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简称“杨浦创业中心”)是中国国内首家、也是沪上惟一一家“事转企”的孵化器。即便是杨浦创业中心,改制多年来依旧是全国资,备受期待的股份多元化未有突破。

  王荣认为,走市场化道路,对中国大大小小的孵化器来说,是迟早的事。“用市场来配置有限资源,是铁的规律,能够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孵化器就存活下来了。孵化器的面积该有多大,在孵企业会有多少,市场这根杠杆都可以调节。”

  马云8年前说,蚂蚁军团能够战胜大象。8年过去了,大象仍然是大象,但蚂蚁已经不是蚂蚁了。

  从大象到蚂蚁雄兵

  当“世界是平的”成功被重新定义

  在2011年9月阿里巴巴举行的网商大会上,马云颇有些感慨地说:“2004年我们第一次举办网商大会时,我对大家说,‘蚂蚁军团能够战胜大象’。8年过去了,大象仍然是大象,但蚂蚁已经不是蚂蚁了。”  其实在2004年,托马斯·弗里德曼写出日后畅销世界的著作《世界是平的》、揭示网络对世界的改变时,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简单来说,阿里巴巴、淘宝等的成功之处在于,为中小企业、草根创业者搭建了一个互联网交易平台,借由在这个平台上活跃的中小客户越来越多,阿里巴巴由小到大;另一方面,依托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上万、数十万、数百万、近千万的中小客户也在成长壮大。看似简单的商业逻辑背后,其实是一种新创业模式的诞生。阿里巴巴这种依托于互联网的平台式创业模式,对资源能源的较小依赖,对众多中小企业的有力整合,对社会创业就业活力的开掘,都为经济转型中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仅中国个人网店数量就超过1400万家。其中的主角从70后、80后甚至到90后。有业内人士评价说,互联网给草根群体提供了平台和机会,电子商务带给网商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更让很多年轻的草根阶层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

  而马云们、阿里巴巴们之于创业者的意义,不仅于此。

  当马云将阿里巴巴(中国)总部从上海迁至杭州时,曾在2008年引发了全国舆论关于“上海为何留不住马云”的探讨。当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率先从政府官员的角度反思这个问题,随后“震动很大”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特意考察了阿里巴巴的杭州总部。

  阿里巴巴的总部搬迁如此“被关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上海、广东这两个代表着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国最大经济区域的城市的自我反思: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究竟源自哪里?

  现在来看,始于2009年“逃离北上广”的社会反思,始作俑者应该算是马云和阿里巴巴吧。

  2011年6月,麦可思(MyCOS)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07届毕业生在“北上广”就业的,三年后有22.2%的人选择了离开、去往其他地区就业。“北上广”高物价、高房价带来的高生活成本,削弱了它们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该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离开“北上广”的人群三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6.0%,远高于一直留在“北上广”的毕业生(2.6%),也高于全国同期的水平(4.9%)。这说明,一些二、三线城市对于个人创业者的吸引力正日益增强。

  不管是离开还是选择留下,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期望的是在这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天堂。

  “孵化器”里创业

  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什么会比想法(Idea)更加重要,但创业同样需要钱(Funding)——如何搞到钱。于是,创业孵化器诞生了。这是针对初创企业发生的最好的事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