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M2+迈出实质一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8:50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 M2+什么?自9月12日央行正式公开提出“M2+”的概念后,央行在刚刚发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给出了初步答案。

  央行称,在统计10月货币供应量时已经纳入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主要是指信托、财务公司、保险等机构的存款。

  统计口径的扩大使得10月M2余额较9月大幅增加2.94万亿,达81.68万亿元。同时,扩容后的10月M2同比增长12.9%,同比增幅较9月出现了回落。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勇认为,从同比数据来看,央行对过去的数据也进行了同步修正。

  按照财新记者此前拿到的M2+拟定方案,修订后的M2将补充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存款性公司的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委托存款、实体经济部门持有的银行理财、外汇存款、地方政府存款等。

  据此,M2口径扩大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不过,按照该方案目前只涵盖了两项,委托存款、实体经济部门持有的银行理财、外汇存款、地方政府存款等依然没有被覆盖。

  目前中国公众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这些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之前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M2核算口径的扩大,较以前更能反映真实的市场流动性,但是离完全的“真实”依然较远,这只是一个存量的参考数据,因为还有很多货币量没有也很难纳入统计。随着金融逐渐脱媒,直接融资比例的加大,目前的M2数据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流动性。

  中国央行在研究层面也涉及了更广义的流动性总量概念,统计口径涉及到现金和存款之外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回购协议等金融工具。

  马勇表示,M2口径调整,反映了央行在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条件的努力,延续了央行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条件思路。与此相对应,银行将逐步进入资产有限扩张阶段,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取代规模扩张将成为银行经营的主旋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