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酷日本”:旨在增强国家软实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03:00 来源: 经济日报

  时下,“COOL JAPAN”已成为一句日本官方认可的时尚口号,也成为日本大力推崇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据介绍,“酷日本”一词是从美国政治分析家道格拉斯·麦克格雷2002年发表在《外交》杂志上的《日本国民酷总值》一文引伸而来。该文高度评价了日本在动漫、流行音乐、电子游戏等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指出“国民酷总值”是软实力的一种形态,可与国内生产总值一样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指标。次年,该文被译成日文后,引起日本社会广泛关注。此后,“酷日本”逐渐成为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代名词。有关对“COOL JAPAN”内涵和外延的解释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既包括日本料理、茶道等传统文化,也包括风行世界的日本动漫、游戏等现代流行文化,还包括汽车、电器、节能产品等代表日本产业和尖端技术实力的“日本制造”产品。但是,无论对其做出任何定义,“COOL JAPAN”的宗旨就是要通过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日本的国家“软实力”。

  应当说,最能体现“酷日本”的当属动漫,而其精髓就在于“随心所欲的创造力”。有资料显示,日本动漫业的发展已有90余年的历史,已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日本是动漫产业的制造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产业化过程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漫画原作在杂志上刊载;第二步,连载两个月之后,将内容整合成单行本出版;第三步,连载一年至一年半以后,将作品动画化;第四步,如果作品受欢迎,在动画化的同时,商家会马上生产玩具等关联产品,而这些动漫的关联产品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此的产业链使动漫生产得以程序化,迅速满足了市场受众需要,达到盈利目的。有专家指出,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极具品牌价值的,还可开发出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

  日本动漫产业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规模形成。动画播出、漫画销售、衍生品销售、动漫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已影响到日本整个社会生活。二是复制效果明显。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是最典型的复制产品,具备产业化基本特征。三是商业模式确立。日本动漫各环节都具备了投入产出良性模式,形成有现金流支撑的产业链模式。四是持续经营。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分工合作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每个环节的人都力争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得最好。

  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也是动漫产业发达的原因之一。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就曾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信息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经济政策制定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文化产业。2004年6月4日,日本正式公布了《内容产业促进法》,内阁会议还决定将内容产业划入《创造新产业战略》。200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了极具纲领性意义的《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指出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也符合提升日本软实力的国家利益。2009年3月又出台了《日本品牌战略》,提出要把“软实力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令人深思的是,日本于2010年6月8日,在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内成立了一个专门帮助企业向海外推销日本的设计、动漫以及时装等流行文化产业的新部门——“酷日本室”。可见日本已真正地将发展文化产业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去年底召开的“酷日本官民专家会”提出,力争到2020年把日本动漫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从2009年的4.5万亿日元提高到12万亿日元至17万亿日元,远远高于日本其他传统产业的增速。日本外务省还曾拨款24亿日元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将这些动画片免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以期增大日本动漫产品在外国青少年中的影响。2008年,作为国立大学的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映像研究科设置了动画专业,这在国立大学当中尚属首次。由此,教授动画艺术的大学和研究生院陆续成立。

  有专家为日本的动漫产业总结出了七大优势:1、相互合作机制优势;2、创作队伍成熟优势;3、市场划分明确优势;4、悉心培养受众优势;5、传播销售普及优势;6、主题公园管理到位优势;7、对外交流强势优势。有专家预言,在动漫产业未来发展中,虚拟技术和网络科技与动漫艺术的结合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专家同时指出,日本动漫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漫画向低俗化发展,二维动画向三维动画转化的成本高,本国市场消费能力趋于饱和,周边国家动漫发展速度过快带来的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大制作趋势形成市场挤压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