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业转移大环境下企业如何升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22:19 来源: 经济视点报

  □阿 保

  

   随着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本土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其中不仅有市场竞争的压力,还有来自人才资源竞争的压力。

  众所周知,河南是人口大省,但由于企业分布少、规模小、工资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流向京浙沪等一线城市,用工环境并不乐观,虽然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的提出,一大批外来知名企业落户河南,本土企业也迅猛增加,引发沿海工人回乡潮,河南整体用工环境较之以前有所好转,但与飞速增长的需求量相比,仍显不足。

  虽说产品是企业最直接的利润来源,但是管理是保证产品稳定的前提。因此,河南本土企业要想在这场产业转移中跑在前面,当务之急是进行管理升级。

  我们来看一下国内企业的普遍发展路径:据博思人才网调查发现,现在中国的私营企业大多是寿命不超过15年的,那些寿命超过15年的企业,要么衰退死掉,要么发展、壮大,成为了大型的企业、企业集团、跨国企业。而对于存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的企业而言,他们大多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实现产业升级,更重要是进行管理改革。

   因此,企业要想在产业转移的大浪中更好地存活下去,与其被动地与外来者进行人才竞争,不如主动升级、优化管理。

  首先是企业家的管理观念升级。特别 是尚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企业家需要不断地转变管理思想,从家族式管理转向开放式管理,引入先进管理人才和管理理念。譬如潮汕、福建的企业,他们有着上百年的对外交流,管理升级就很早,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模式的意识也要比起其他省份的企业强很多。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很多已经走过了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进入上升通道。在此期间,涌现出来的管理升级需求的问题就变得异常突出:一方面,自己白手起家终于打拼出来一片天下,但企业家对外界接触过少,没有可以借鉴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家一心扑在赚钱上,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管理升级的问题;到了企业需要升级的时候,发现管理问题错综复杂,很难在一时半会儿理顺。

  其次是制度变革。由之前家长式的管理转为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要求的规章制度是任何企业发展的基石,通过管理制度所体现的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培训体系、考核标准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前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是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在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后,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支撑企业的有效运行。

  接下来是保证内部沟通顺畅。每个企业内部都应该有良好的沟通环境。企业家要确保建设性的思维和良好的建议能够及时、顺畅地表现出来,而不能淹没在无声的环境当中。这个时候,企业要利用好原有的会议制度,但要控制好时间和频率。过多的会议往往会耽误一部分工作时间,要控制好会议的频次、时长,保证正常的会议需求,使会议不流于形式。在会议之外,企业要借助其他平台,如企业内部活动、企业文化塑造等方式,保证员工的价值观念相统一。

  再次是导入效率管理的概念。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拥有高效率的企业,是其在日益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升级方式,基本上采取任务管理或目标管理,以结果为导向,从客观上使各组织养成粗放式管理的习惯。因此企业在优化管理流程的同时,要及时地导入效率管理,按照组织效率建立或调整管理机构、体系和制度;围绕效率规定措施、选用方法,并组织实施、控制和调节;把效率作为一切管理活动是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是确保员工流动保持一个平衡状态,保持一个平稳的淘汰率,补充新鲜血液。虽然中原地区人才市场将随着企业需求的增多逐渐转为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企业需求的增多同时也会带来人才的流动性增强。小范围地补充新鲜人才,对于企业成熟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如需求量过大或要求较高,也不妨借助专业招聘网络平台进行补充。这些机构一般都握有比较全面的人才资料,能够满足企业紧急补充人才资源的要求。

  

  (阿保,博思人才网CEO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 http://weibo.com/bosshrabao)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