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台中夜市:“品”出来的文化味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23:03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马良 朱冰尧 赵伟报道

  所谓“夜市”者,夜间之市场也。这种业态可以说是亚洲国家的一个商业特色。这类市场往往是在夜幕降临,大商场、大酒店打烊歇业了,小摊小贩们就推着各类小车出动了,白天不能开门营业的临街小店这时候也拉开了卷帘门。于是,那些灯火通明的小街小巷里,骤然间热闹起来:锅碗碰撞声,商户吆喝声,顾客的讨价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曲极具生活气息的交响乐。

  去台湾,不能不去“夜市”。在台湾,从南到北,几乎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夜市。但要说起最具特色且代表台湾风格的夜市,大多数台湾人都会推荐你去台中。倒不是因为台中“夜市”规模大,商品多,而是因为这里的夜市由于历史久而更有台湾味。比起台北的“士林夜市”,这里似乎少了一些现代感,多了一些古朴与传统。

  逛台中夜市,其实你未必一定要买点什么,只要你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感官,睁大眼睛看看色彩斑斓的商品,竖起耳朵听听人声鼎沸的街道,支起鼻子嗅嗅五味杂陈的空气,就会深刻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夜市最早出现于盛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夜市在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各种小贩、货郎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如今,夜市常是热带、亚热带国家的重要观光景点,在大陆许多地方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夜市更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台中夜市是少不了美食的。中国人“以食为天”,对于美食文化更是津津乐道。由于南北、东西流派分离,各地口味各异,在大陆同一地区的同一家馆子里很难吃到不同风味的美餐。这一现象到了台中就迥然不同了。尽管没有清清楚楚标明各大菜系名称,但在台中“夜市”,你一定会被分属大江南北、横贯中西文化的美食所吸引,而且一定不必走进那些金碧辉煌、牌匾高悬的大馆子,那些灯火通明、烟雾缭绕的夜市街道足以让你体味到中国美食的方方面面。

  台中市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中盆地中央,是台湾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第三大城市。台中市昔称“东大墩”,建于清朝,公元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曾一度为台湾首府。台中气候适宜,地势平缓,兼有灌溉之利,农业发达,以产稻米、甘薯、花生、玉米、大豆、柑橘等为主,为台湾西部著名农业区,这也为其奠定了美食之都的基础。由于是西部走廊南来北往的转运站,台中“旱码头”的商业集散地功能自然令其成为各地文化的大熔炉。除了融全台小吃于一炉外,由于国民党撤离大陆带去的南北人文特色,更让这里的夜市具备了“杂烩”的味道。

  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中华路夜市,因位处城中闹市区,人潮、车潮汇集,外加周边林立的戏院、游乐场,以及绵延近1公里的百货摊,长年居高不下的超人气,让各式小吃摊愈卖愈旺。除了平民夜市,普遍年轻化的学生商圈,也是台中夜市的另一支生力军。比如,逢甲夜市位于台中市西屯区,属商圈夜市,因临近逢甲大学而得名,是台中市最大最热闹的夜市,有媒体将其称为“全台湾最大夜市”。而逢甲夜市的消费以“俗搁大碗”为最吸引各路爱好夜市的民众,若遇假日更让逢甲夜市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有台湾媒体估算过,以每人平均消费200元计算,逢甲夜市一年少说也有五六十亿元营业额,再加上满足当地学生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商圈一年营业额上百亿元新台币。逢甲夜市的小吃,号称全台第一、最具特色,且多元丰富。例如,逢甲四合一、蜂蜜柠檬芦荟、可丽饼、胡椒饼等,都是由逢甲夜市发源再外传到各地。

  台中的“夜市”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模式和地域特色,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地方的“夜市”也开始变味了。

  最近,听说台北的“士林夜市”搬迁进综合性的大楼里,许多台湾人都很遗憾:再也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夜市街景了。的确,夜市的嘈杂和繁乱会搅扰周边市民的生活,迁移或许是一种无奈。但文化就是这么奇妙,即便只是搬走了一片瓦,一棵草,味道便不同了。显然,“夜市”是品出来的文化味道,没有了夜色,没有了繁乱,没有了斑驳的色彩和五味的空气,它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也许就是“夜市”真正蕴涵的文化真谛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