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行业龙头陷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0 16:49 来源: 《销售与市场》文/金焕民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是新兴国家;而相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我们的企业都是新兴公司。
粗略地讲,新兴公司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挑战阶段→本土行业龙头阶段→扬名国际阶段。扬名国际未必一定能成为跨国公司,实际上在海量人口的中国,足以造就名扬国际的企业。
中国人讲究名分。“行业龙头”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名分。一旦成为行业龙头,在许多人眼里,就算是功成名就了。许多曾经优秀的企业,正是在这个位置或者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走向衰落的。撇开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的生生死死,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岂不就是行业龙头企业的起起伏伏?谁又会真正相信今天的领先者能够基业长青呢?
我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行业龙头陷阱”。
这个概念的大致涵义是,支撑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增长模式,并不能支撑企业长期的发展。当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之后,必须创立新的增长模式,必须对公司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否则,公司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将会集中或者陆续爆发,轻则增长速度放慢,重则陷入衰退。
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的是一个压缩式进程。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一方面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环境和企业艰苦卓绝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存在拔苗助长式的速生现象。
中国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多数与形形色色的陷阱相关。
1.品类陷阱
许多行业龙头其实就是品类老大——依靠某个品类成为所谓的行业龙头。品类再大,也仅仅是一个品类,一方面,它无法为企业提供发展纵深。另一方面,一旦行业发生激进式演进和媒介式演进,并且有具有竞争力企业发出强有力挑战,企业很快会陷入被动之中。30年来,尤其是近20年,中国家电业的风云变幻,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2.多元化陷阱
品类老大是陷阱,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推进多元化的过程中,也存在陷阱。除个别死守品类老大的企业,中国大多数知名行业龙头企业,几乎都遭遇了多元化陷阱。
机会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当企业核心业务不足够大、不足够优秀的情况下,涉及多元化是涉险行为。
3.创新陷阱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多数属于“创造式模仿”。都很难逃脱对相关企业的侵权嫌疑。而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来说,免费的午餐几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企业的创新行为,不仅受制于眼前利益,受制于方方面面的实力,受制于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受制于人们的观念。我走访了不少行业龙头企业,谈起创新,高管们很是纠结。高管们面临的陷阱,其实最终也就表现为企业的陷阱。
4.营销模式陷阱
如果说上述几个方面属于战略陷阱范畴的话,那么,营销模式就是战术陷阱,而且多数企业已经沉陷于这个陷阱。
中国市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相对发达,市场不仅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更大的变化是从大众市场走向细分市场。这种本质性变化,对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可能更重要的是如何为营销模式赋予灵性。
无论是iPhone、iPad,或者是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产品,都是营销思想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营销组合。狭义的4P,让我们尝尽了甜头,也吃尽了苦头。
如何规避行业龙头陷阱,或者如何走出行业龙头陷阱,是中国龙头企业不得不认真考虑并积极推进的工作。我们经常讲二次创业,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也许,如果不能有效做好这些工作,企业创业成果很难守住。
我尚且没有能力系统地提出解决方案,但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与大家共同思考:
首先,作为一个行业龙头企业,除了营销战略与战术,我们到底为行业发展,提出了什么有价值的营销思想、管理思想和经营思想,做出了哪些有影响力的创新?
其次,除了市场份额,我们到底为自己创造了什么价值?有哪些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竞争力具有多大的生命力?
再次,我们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我们的企业是否具有一流的效率?我们的企业是否健康,是否积极向上?
最后,我们的企业技术水平如何?研发能力如何?人力资源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是否已经明确了方向?制定了计划?形成了预算?
乔布斯去了,在全球争谈、争用iPhone、iPad的情况下去了。iPhone、iPad是乔布斯,但乔布斯决不仅仅是iPhone、iPad。一个伟大的企业需要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带领,创立伟大的经营思想和与经营思想配套的经营体系。
不是市场有多大,企业有多大,而是企业有多强大,市场就有多强大。从营销上,必须让市场高于企业,但从经营上,必须让企业与市场匹配。毕竟,市场是由企业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