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强力外交凸显东亚安全合作机制薄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1:2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许钊颖

  自2005年创立之初,东亚峰会的目标就在于推动地区经济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但就今年来看,这种努力被新加入大国搅起利益分歧,以及峰会在政治安全与经济合作步调的不一致所困扰。在亚太经济利益相对一致但政治安全利益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如何面对俄罗斯和美国加入所带来的冲击,以及东亚经济体内部利益的重新协调,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里联手出击,以APEC和东亚峰会为契机,来共同重新打造在亚太的前沿阵地。在APEC会议期间,希拉里就明确了亚太地区将是美国未来战略重心的论调,并在《外交》杂志上撰文系统论述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随后,针对亚太的经济和安全的两项基本政策措施浮出了水面:经济方面,美国希望利用TPP将亚太国家拉入自己的经济圈中;安全方面,美国正着力通过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安全保护伞来拉拢地区国家。

  可以看到,美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美国的TPP战略在亚洲遭遇了多重瓶颈:首先,这一套美国设计的跨太平洋多边贸易协定,因为美国的经济低迷,吸引力大大下降;其次,对于像日本这样拥有自己的EPA(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国家,TPP无疑使其陷入选择的困境,选择了TPP即等同于放弃属于自己对EPA的主导权。此外,因为TPP自身设置的准入门槛并非有利于一般发展水平的东南亚小国,这实际上将部分想参与的东盟国家拒于门外了。整体看来,美国的经济攻势显然并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美国的“安全”攻势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口号中,其释放诸多信号来加强同亚太地区传统盟友的关系,同时积极与地区重要的非盟友国家展开接触。在很多方面,这些举动都被认为是针对中国的崛起而做出的。

  希拉里在APEC峰会结束后旋即对菲律宾和泰国两个亚洲盟国展开了访问,在对菲律宾的访问中,希拉里将靠近菲律宾的南中国海称为“西菲律宾海”,并表示愿意与菲律宾在安全特别是海洋领域安全方面展开合作,提升传统的同盟关系。奥巴马则在澳大利亚的访问中重申将“加强并保持在亚太的长期军事存在”,并高调落实了下一步在澳大利亚驻军的计划。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方面宣布下个月初希拉里将出访缅甸,这是过去50多年来美国领导人首访缅甸,而对中国来说,缅甸一直都是连接西南腹地的重要战略和资源通道。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举动给中美关系制造了麻烦。虽然美国把自己回归亚太的战略,解释为是随着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而转移,但这几轮安全外交攻势突出的美国色彩伤及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这种利益冲突,凸显了亚洲格局的失衡。中国的迅速崛起被认为打破了亚洲的战略平衡,使地区中的小国家在受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安全感。它们也许认为诉诸美国可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但如果不能营造出新的平衡,那恐怕只会给地区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围绕这个问题引发的种种矛盾表明,虽然近些年在东亚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如果在安全领域并没有一个合理的框架来承载合作,那么当国家深层利益出现冲突时,东亚的一体化就会受挫。

  如何使一个地区里的大小国家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安全体系中实现和平共处,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迫切的问题。自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以来,这个问题在东盟层面得到了一定的推动,创立了诸如东盟地区论坛(ARF)等安全平台,但随着后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些机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有着长期的过程,但当前这种存在的突然提升,可能会再次造成亚洲格局的剧烈再平衡。而东亚地区当前并没有任何安全方面的机制能对此加以缓冲。

  本次东亚峰会已经落下帷幕,并签署了相关协议,但大家的关注远不止于此。“10+8”机制的开放性及其倡导的“小国主导、大国参与”的合作方式,如果能够顺利地发展成一套包裹住由“10+1”、“10+3”作为内核的系统性合作机制,并为未来的合作提供系统性、方向性的引导,那么能将现有合作层次推进到新的水平;如果ARF的机制能够重新得到重视和完善,则将可以有效弥补亚太整合中的短板,并大大缓和目前中美在亚太安全领域存在的潜在冲突。当然,求同存异仍是亚洲赖以成功的合作准则,这样的安全机制仍应坚持以东盟为主导,并尊重所有国家的利益。只有不安全感通过机制建设得到降低,未来亚太地区的合作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化下去。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