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新政将促进“优胜劣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7:36 来源: 新华08网
在证监会力推的六项监管新举措中,改变高市盈率发行局面、启动创业板定向债及在创业板率先探索退市制度三项新措施均与创业板市场息息相关。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创业板新政”既抑制创业板高价发行的泡沫,又为创业板再融资打开一道闸门,同时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奖优罚劣”的市场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有利于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
首发市盈率逐步下降
创业板设立初期,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出现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幅走高的情况。2011年以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高企状况得到大幅修正。
2011年以来,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IPO市盈率看,发行市盈率超过100倍的创业板公司共有16家。其中,多数集中在2010年底上市,新研股份(300159)、星河生物(300143)和沃森生物(300142)发行市盈率高居前列,分别为150.82倍、138.46倍和133.80倍。2011年以来,随着新股发行体制不断改革,创业板新股定价开始理性回归。其中,今年6月发行上市的美晨科技(300237)发行市盈率为最低的18.12倍。
伴随发行市盈率下降,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过多的情况也有所改善。据统计,2010年上市的国民技术(300077)、碧水源(300070)和沃森生物超募资金分别高达19.64亿元、18.71亿元和18.07亿元。到2011年中期,星星科技(300256)、精锻科技(300258)、东宝生物(300239)和洲明科技(300232)4家公司甚至出现资金募集不足的现象。
“逐步改变高市盈率IPO局面的新政是非常重要的进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创业板初期用20%的活跃客户开户数,对应不足1%的股票供应量,高市盈率发行现象表现尤为明显。而重视融资功能忽视投资功能的市场定位使得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投资者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市场发展。IPO的定价是重新平衡融资者与投资者利益的关键问题。
定向债疏解“募足冲动”
创业板推出已经两年有余,再融资问题屡屡被提及。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创业板公司已经使用了31.07%的计划内募集资金,其中华谊兄弟(300027)等5家公司计划内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21.89%超募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其中大禹节水(300021)和华星创业(300025)超募资金均已实际使用完毕,另有吉峰农机(300022)等4家公司使用比例超过80%。今年以来,立思辰(300010)等4家创业板公司提出了定向增发股份方案,但都属于并购交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融资范畴。
证监会表示在有关再融资规则出台前,率先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李大霄认为,在创业板启动定向债的政策,让创业板再融资找到一个出口,相比较开放股权融资来说,对控制创业板的泡沫更加有效,也降低了创业板公司IPO“一次募足”的冲动。
同时,证监会还提出将率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退市制度。目前,深交所已提出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退市制度措施对削减创业板泡沫有一定作用。”李大霄表示,直接退市制度将使中国资本市场生态发生改变。(记者 周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