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十年或现2016猜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10:18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从黑发人谈到白发人”这句话却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文/本刊记者 吴晓青
10年之前的那个冬天,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终得以实现。回顾这十年的甘苦与得失,WTO总干事拉米给予的评价是:中国入世十周年,“成绩是A+”;我们注目下一个10年,中国经济将会何去何从?
在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双边协议,2000年5月18日中欧又经历波折最终达成双边协议,这为中国入世扫平障碍。2001年,随着中国外经贸部长石广生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预订书,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递交申请,从开始到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经历了整整15年零5个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基曾经感叹,15年我们从黑发人谈成白发人。然而这15年也最终促成了中国和世界此后十年的共赢。
后十年:挑战将大于机遇
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无法了解和体验WTO谈判时的艰辛和不易。回忆起10年前的情形,中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长期参加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工作的张向晨仍记忆犹新,“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到底中国加入世贸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担心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的汽车业、关税等领域会受到冲击,但10年过去了,我们所担心的结果都未发生。”
为了做出精准的判断,张向晨和同事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使用大量的人文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最终通过数据模型证明,中国加入“世贸”的方向是正确的,这给参加谈判的人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10年之前遇到的问题如今依然会遇到。比如假设完全取消关税或保留一定的关税,会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而事实证明,中国“入世”后,如果完全取消某些商品的关税,其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形容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中国开始全面起飞,全面融入世界,实力提升,改革深化,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政府和企业也都经受住了考验,“过了关”。入世十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已从入世初期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回顾往昔,现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最有发言权。他说,中国加入“世贸”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信心百倍时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中国‘入世’前10年是机遇大于挑战,后10年是挑战大于机遇。”11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王新奎分析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受到一些表观统计数据的干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去年中国的GDP一跃而上为全球第二,日本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取得GDP全球第二的,但两国的跨国企业数量、全球品牌等数据相比,就发现差异仍很大,这就是表观统计数据,不能划上等号。
王新奎举例说,曾有报道德国的出口能力是全球第二、中国位居第一,这也是按照表观统计数据来判断的,只要大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德国的出口内涵与中国的相比截然不同。王新奎呼吁,因此不能被表观统计数据所迷惑,而要对目前实际经济状况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过前20年的高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形成全球性跨国企业主导全球经济和贸易的现状,绝不能忽略跨国企业的发展。近日,WTO等众多研究报告都显示,在全球经济运行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还是跨国公司。比如,中兴和华为就是中国“入世”之后“诞生”的屈指可数的跨国公司,为数不多。但论实力而言,它们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排不上老大的位置。
实际上,“入世”这个词汇,在2001年以前,往往被看作是“狼来了”的代名词。当时很多国内企业认为,大规模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以后,他们将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但结果证明,中国“入世”是向世界打开了一扇贸易之窗,通过这扇窗口,中国的企业在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学习到很多宝贵的成长经验,这不是仅仅用金钱能购买到的,也非常值得珍惜和反思。
WTO观念深入人心
在中国,只要提到WTO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理念已深入人心。
“入世十年,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进出口额翻番,也是多边贸易的得益者。”近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副所长沈大勇对《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说,中国加入世贸获得的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预期,也加速了中国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比如政府公布政务公开、透明,这都是在“入世”之后获得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百姓生活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的确,沈大勇也有所担心,当全球经济进入新世纪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处于共同发展与竞争之中,廉价劳动力将不再成为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目前中国人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匹配,这些问题都是急需面临和解决的。
多位受访专家同时表示,中国出现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和收入差距加大等,并非入世所致,也不是WTO能够解决的。更多是中国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不能因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中国加入WTO的意义和成就。
中国“入世”后,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最具典型性。不少学者专家一致认为,入世十年是上海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在2001年入世之初,上海率先开展了外贸经营权改革试点,取消外贸经营权审批权,明确不分企业所有制性质,全部实行核准、登记制,大批私营企业取得了外贸经营权,促进了上海大外贸经营格局的逐步形成。
上海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顾嘉禾表示,从全球经济发展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变革和调整的重要时期。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世贸组织成员国对中国的诉求将会更趋多样化。发达国家势必要求中国加大开放度,新兴发展中国家成员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会与中国产生更多“碰撞”,最不发达国家成员则将对中国的谈判诉求向发达国家看齐,单边优惠的要求将有所增多。
他进一步分析,从世贸组织发展来看,多变贸易体制作用有所削弱,国际区域合作趋势在不断加强。多哈回合谈判原定于2005年结束,因各方纠结不断,使谈判结束日程一拖再拖,延期至2011年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世贸组织的作为也不够有力。而随着地区经济合作的泛起,各种形式的经济贸易集团大量涌现,削弱了多变贸易体制的凝聚力,世贸组织遭遇被冷落的尴尬。
“从上海本地角度来看,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旧的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形成不足。受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和居民消费倾向总体递减的影响,出口与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逐渐趋下降。”
中国经济或现“2016年猜想”
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提出,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6年中国GDP将由2011年的11.2万亿美元升至19万亿美元, 而2016年美国GDP将由2011年的15.2万亿美元增至18.8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IMF还预测2016年将成为“中国世纪元年”。
上述有关预测暗含着一个重要假定,即中国目前赶超的趋势不会发生减速、停顿甚至逆转的可能性。如果发生了趋势逆转的可能性,比如日本从1990年以来陷入长达20年的经济减速停滞的情况,赶超的路径就有可能从不断趋近到弯道超车,转向弯道减速、刹车甚至翻车,从而扩大而不是缩小赶超的差距。
“2016至2019年,中国可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能基本转移完毕、印度等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使中国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在。”为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表示,2016年中国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国外企业再也不能够像过去那样轻易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诉讼了;2016年外资来华投资的趋势将可能发生逆转。
张燕生分析,自2005年以来,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市政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投资制造业的比重将显著减少;外资投资中国内销市场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投资出口的比重将显著减少;外资自来避税 和自由港资本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外资来自欧美、日韩实体经济的投资将明显减速,这个趋势继续到一定程度,外资的作用将发生改变。
与十年前相比,中国经济越来越凸显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何在?专家认为,近几年中国连续主动降低关税,不仅是为了加入世贸,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无论中国何时加入WTO,中国都会坚定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调整,应顺应这种潮流,特别是在思想观念、组织效率、管理技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制定挑战对策,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