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省市区经济战略大调整系列观察之十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20:0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龙军:山东——三次产业“优、强、大”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实现7∶48∶45,这是山东省“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山东本是农业贡献大省,但从该省产业调整的布局上看,其工业及服务业的比重如此之高,体现出该省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决心之大。他们在三次产业的发展上突出一个“优”字、一个“强”字、一个“大”字,用山东省主要领导的话说,就是“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积极稳妥、留有空间”的发展理念。

  农业何以做“优”?

  在土地及其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农业贡献力,唯有构建“结构优、质量优、生态优、效益优”的现代农业体系。山东的做法是,将农业增效的主体方向确定为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力争到2015年使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到85%以上。这是一种“优则为不优则不为”的战略选择。

  围绕这个“优”字,该省正在着手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带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正在引导带动农业生产提高层次、争创名牌、增值增效,正在实施“田、水、电、路、林、村”综合整治,正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

  工业何以做“强”?

  他们把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一个“强”字上。从宏观上而言,就是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从微观上而言,他们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重点发展汽车、船舶、机床、农机、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钢铁、冶金、化工、建材、家电、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做强产业链终端;他们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等五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他们实施产业集群壮大工程,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服务业何以做“大”?

  一二产业调整和淘汰下来的产能要靠三产业来补缺,三产业做“大”成为必然。山东誓将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该省主要领导告诫各级同仁:“作为地方一把手,80年代不懂农业不称职,90年代不懂工业不称职,在转方式、调结构的今天,不懂服务业也是不称职!”

  为了做到三次产业统筹驱动,如今,山东正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构筑海陆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人们看到,一个科学与和谐发展的新山东已然呈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