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文交所:艺术品金融化涉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20:0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单一良报道

  11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下称《决定》)。该《决定》要求,由证监会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清理整顿包括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大宗商品中的远期交易等内容的交易所。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运营或者筹建的文交所大约有30家,大多数都采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方式,与股票交易类似。在“文化强国”战略口号的激励下,各地文交所摩拳擦掌,图谋大干一场。《决定》的出台无疑给身处干柴烈焰之上的文交所泼上一瓢冷水。

  《决定》要求,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课题组首席专家雷原认为,国务院此次发布决定是清理整顿而不是取缔,主要是希望地方政府认真对待防范金融风险,文交所通过此次整顿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此次清理的界限是“不能做涉及证券、期货属性的交易”,因此文交所不可太过于迷恋艺术品的类证券化交易,而应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

  对于国务院的相关决定,雷原认为,一是整顿清理其他的交易所对股票市场是一重大利好,有利于资金向股票市场流动;二是规范各类交易所,明确监管部门,有利于各类交易功能的实现;三是基本可以确定各类交易所的监管单位,对整个交易所市场来讲都是利好消息。

  目前,文交所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众人皆挤在艺术品份额化这条独木桥上寻求突破。二是在“天津模式”上修修改改,成效不大。三是仓促上马,朝令夕改,信用一再被透支。因此,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彭中天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不从行业标准、制度设计、中介培育、市场主体形成和相关政策制定上有所突破,艺术品证券化可以说“此路不通”。因为除了政策性、基础性和技术性因素外,文化资产有其特殊性,大都以无形价值体现,因而必须遵循无形化—产权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的衍生路径,任何想违背这一规律或跳过某个阶段的做法都将失败。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采取份额化交易方式的文交所被叫停,投资者也不必太过于恐慌,解决方案可以参考号称“中原纳斯达克”的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清理整顿方案。该交易所在去年底仅交易7天就被叫停,清理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现有份额持有者可按照买入成本价回购。

  同时,市场人士分析,退出机制是艺术品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此前各界对文交所乱象争议最多的地方。现在各地文交所频繁在此发力,不排除临时抱佛脚的可能。只不过在整顿风暴来临之时是否有效,不久可见分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