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券商备战创业板公司债 融资规模成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00:4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周小雍

  证监会日前启动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为创业板企业后续融资开辟了道路。不过,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在现阶段实际操作中,创业板企业非公开发行债券仍面临发行规模受限以及评级担保等问题。

  其中,根据《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规定》,发行后公司债券累计余额不得超过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总额的40%,而处于成长期的创业板企业规模通常较小,因此发行额度也受到限制。

  对此,普华永道财务管理咨询高级经理田蒲在昨日召开的“中国现金、财资和风险管理年会”中对记者表示,目前创业板企业发债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净资产规模太小,如果能够在创业板企业发债时适当放宽对“公司债发行规模不超过净资本40%”的限定,那么将大大缓解承销和发行中的困难。

  上海某证券公司负责债券承销人士也表示,目前公司在关注创业板公司债的承销业务,不过,由于创业板自身业绩高成长性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其发行债券的评级,部分创业板企业连A级的评级恐怕都不够格,券商可能并不会“买账”。

  该券商人士表示,除发行规模和业绩波动性,担保是另外一个难题。相对于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通常有地方政府背景的机构牵头,创业板公司发债比较难以找到机构为其担保。这也可能会推高创业板企业公司债的利率,进而影响发行成本。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创业板公司经营业绩波动较大,可在债券发行时加入出现违约时允许债务转股权的条款,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来对冲债务投资者潜在的风险。

  田蒲则表示,目前对于创业板企业来说,大部分前期上市企业的超募资金仍然较多,而新上市的公司暂时也不会有更多融资需求,所以关键还要看未来该试点的拓展对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示范意义。

  而对于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乐观的现状,田蒲也认为,在融资困难时期,企业在寻求外部融资之前首先要充分做好自身现金流管理。目前有很多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仍属粗犷型,一些民营企业开设的多个银行账户下有大量的盈余资金,却不能集中有效地充分利用。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占领市场份额,赊销风险管理不够,从而加剧资金链紧张的程度。要应对外部危机,企业自身首先要增强现金池概念,以降低融资成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