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经济普遍低迷 中国经济再次承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1:14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近段时间,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欧债危机和美国国债风波接踵而至,且愈演愈烈。重压之下,中国经济也感到压力很大。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回落,无论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都普遍回落。一场大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指望在一两年内走上正常的复苏轨道是不可能的。”11月23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经济每月谈”活动上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在各国经济复苏暂时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了美国的口实。如何准确地判断当前和明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问题都备受关注。

  美国印钞机马不停蹄

  11月22日,美国商务部将第三季经济增长率下修为2%,低于近一个月前公布的初估值,也低于市场预期的2.3%。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略降至2.3%,虽低于初估的2.4%,但却是去年第四季以来的最大增幅。不过上季可支配所得减少2.1%,远逊于第二季的减少0.5%,而收入增长疲软可能阻碍消费支出增长。企业投资支出也从初估的上扬16.3%下修至14.8%,因为非住宅营建、办公室设备和软件的支出比预期来得低。

  这预示着美国未来的经济并不乐观。“美国未来十年是一个停滞的十年,或者叫日本化的十年。没有什么剧烈的危机,也没有健康的增长,就是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会上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经济低迷之下,美国的国债风波将愈演愈烈。但共和党与民主党出于政治考虑仍然僵持不下。

  共和党态度非常坚决,不许增税;民主党也非常坚决,要维护的开支项目主要是社会福利、医保、环境、教育等方面,一分钱不能减支。共和党则表示,再穷不能穷军事,国防方面不能减支。

  “美国未来将长期面临财政赤字,而且是每年过万亿的财政赤字。”金灿荣说,美国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法就是印钞票,虽然每一次都是定量,但总的次数是无限的。直到这个游戏玩不下去了,美国才会真正动手术。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陷入停滞。10月底的欧盟首脑会议决议之后,希腊的债务重组也将变为事实。欧洲主要的担忧是风险的蔓延效应,就是由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的蔓延效应。

  商务部研究院朱一平博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目前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意大利,因为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公债总额又非常大。对于意大利来说,更大的担忧是外部失衡的状况,意大利的外部失衡状况并没有像其他欧盟五国一样不断改善。

  朱一平表示,如果意大利持续遭到市场抛售,法国将会率先受到冲击。因为在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美国持有南欧五国的公债规模中,法国持有的数额是最高的,总计在1000亿欧元以上,如果意大利再继续遭受市场抛售,那么法国的公债被挑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德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目前希腊危机尚未结束,意大利危机又已开始。解决危机最终的方法是发行统一的欧元债券,走共同财政政策的道路。在此之前,欧央行可能会在流动性大量缺乏的时候承担欧元区最后贷款的责任,无限制购债,无限制提供流动性。

  人民币汇率承压

  在欧美等国经济复苏无望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了他们的口实。

  前不久,一个叫斯科特的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从2001年到2010年期间,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累计导致美国损失了28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五国,如果不操纵汇率,这些国家汇率低估的状况得到纠正,美国将会在未来18-24个月创造225万个就业岗位,而且财政赤字会减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斯科特的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一定会减少多少,汇率只是影响贸易差额的因素之一。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否会减少,更大的程度上跟美国和中国双方各自国内的需求、产业结构有关。

  李德水也反驳称,如果说内地外汇市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香港外汇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9月23号香港外汇市场的汇率是6.4925元换1美元。同一天,内地价格反而是6.3935元换1美元。9月下旬到11月初,市场上持续出现了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佐证,市场表明人民币汇率没有被低估。

  如果美国强行推行人民币法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张永军称,按照美国现在推动的法案,根据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影响,出台对中国的惩罚性措施,很可能的结果是中国要出台相应的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出台相互制约的贸易措施,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两国的生产活动都会受到影响,最终就业也会受到影响。

  面对种种的压力,中国又应该何去何从呢?李德水表示,我国绝不能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同时要把各种压力化为我国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