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建立有效“防火墙”是当务之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6 02:55 来源: 金融时报孟扬
记者孟扬今年以来,面对陡然增加的流动性压力,银行一方面大量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加剧了存款“出逃”至理财,另一方面通过委托贷款、银信合作、票据理财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造成了资产负债“双重表外化”的局面。
有业内专家坦言,由于表外业务的扩张不在原有监管范围之内,且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如何加强表外业务风险控制,防范表外风险向表内蔓延,成为摆在商业银行和监管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资产负债“双重表外化”加剧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逐步收缩,尤其是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过度扩张的银行信贷受到一定限制,为维系企业客户,银行大量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理财产品等方式帮助客户融资。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委托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委托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达10.9%,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今年我们做了不少委托贷款,因为没有贷款额度,又不想丢失客户,我们就会把有融资需求的客户介绍给一些资金宽裕的企业和个人,不仅不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还能带来不错的手续费收入。”一国有银行温州分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企业间的委托贷款余额近6亿元,其余几家大银行的委托贷款余额也比去年有所增加。
与委托贷款一样有“复苏”迹象的还有银信合作业务。仅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新发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为615款,占银行理财产品的36.61%,环比上升1.97个百分点。按平均规模测算,当月发行的银信合作产品总规模达到17260.68亿元。
如果说委托贷款和银信合作是银行资产方的“表外化”,那么存款“搬家”至理财就是负债方的“表外化”。面对严格的监管和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纷纷发力理财产品,一是依靠短期理财产品期限的精准设计来保证关键时点的存贷比考核和业绩,二是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然后放贷出去,不仅不受央行信贷规模的限制,还能扩大中间业务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共发行14876款理财产品,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13.35万亿元,理财产品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达4.14%,远超一年期存款利率。
表外业务风险不断累积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金融脱媒日益显现,降低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必然结果就是银行直接融资工具或者说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其次,由于宏观调控在加强,利率管制很严格,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信贷规模收紧,一些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从表内实现,只能通过信托计划等表外工具实现;最后,这跟银行间的竞争有关。由于高端客户的融资需求越来越高,银行的传统产品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理财业务因此实现较快发展。”某大型国有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
虽然表外业务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要,但相对于表外业务的创新步伐,监管却相对滞后,表外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已经引起关注。
“表外业务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风险,信托资金主要投向了房地产,理财资金由于‘资产池’运作,也不可避免地流向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较高领域。”赵庆明直言,“此外,银行还面临信誉风险。因为客户购买银行的信托或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银行的信赖,产品一旦发生问题,必然对银行信誉造成影响。”
美银美林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大约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10%至20%,这相当于25%至60%的银行贷款总额;目前已有超过40%的借款者都是通过信托方式贷款,房地产商占绝大多数。资金流向房地产以及融资受限的企业,使得政府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巨额理财产品也对冲了信贷调控的效应。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风险对冲机制和有效“防火墙”,表外业务风险很容易向表内蔓延。“‘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
建立有效“防火墙”是当务之急
如何加强表外业务风险控制,防范表外风险向表内蔓延?多数专家的建议是,建立有效“防火墙”,真正做到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的风险隔离。
“一是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条件,注重对表外业务形成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项目实行统一资本金管理,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二是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内部审计,建立独立审计的风险管理模式,准确评估风险控制的差距和自我改进状况;三是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着力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一银行业首席风险官表示。
事实上,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及其潜在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近日,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近期,银监会除公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外,还相继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和《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及方式的通知》,此外要求银行清理理财“资产池”,以实现单一理财产品单独核算。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开始对商业银行表外资产风险拉响预警,剑指银行理财产品和与其相关的表外业务,包括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等。
“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按照要求清理‘资产池’,规范之后,现在绝大多数发行的理财产品都已经是一一对应的产品了,虽然投资方向很明确,但单个理财产品收益可能出现振荡。原来有池子平抑收益的波动,一一对应后,投资的对象收益如何,客户就拿多少收益。”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