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今天的中国画如何追寻老庄的脚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13:35 来源: 《法人》

  今天的中国画如何追寻老庄的脚步

  如果说老庄思想和音律对画家的影响是体,则书法的影响是用。二者对中国画的影响至深,使得中国画无论如何的写实,即便如曹不兴误笔成蝇般的“似真”,它与对象之间还是有一层距离

  文  王剑武

  王剑武,生于七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有《都市节奏》、《水韵》、《采莲》、《母亲》、《太空人》、《战士》等多部作品入选过全国性名家画展,并获多种奖项;2007年作品《罗汉》、《静日玉生香》 参加“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中国书画家邀请展——水墨中国”;2009年作品《节日歌声》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第十二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1《禾城卫士》入选第三届“红船颂”全国美术名家创作展览。

  中国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当时绘家能人辈出,如现在还保留有其作品摹本的顾恺之,和画史上推崇的陆探微、曹不兴、卫协等人。并且魏晋时期还留下大量的绘画艺术的理论著作,如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谢赫的《画品》等,确立了之后中国画的评判标准。而这种绘画艺术的兴起,和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密切相关,大的文化氛围奠定了绘画发展的基础。

  当时的文学名家辈出,如“建安七子”和被谢灵运推崇的独占天下八斗文采的曹子建,以及受老庄思想影响的“竹林七贤”等。他们大多以醉酒佯狂、放浪形骸来避世,以不拘小节、不愿同流合污的行为而尊重自我的心灵感受。他们往往精通诗词歌赋,对音律、书法也都有很高的造诣,如嵇康、阮籍等更是有琴谱名曲等留世。那个时代诞生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也诞生了可以与推荐自己出仕的好友山巨源绝交的嵇康。说明了当时的士子阶层即知识分子,受老庄的玄学思想影响,对“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实用主义并不感兴趣。他们不肯为了官衔与特权丢失自我,在无可逃避的权利威胁面前,他们往往选择文艺方面的世外桃源。

  徐复观对魏晋时代艺术精神的兴起曾做过如下解释:“现在要追问的是,在中国人的心灵里所潜伏的与生俱来的艺术精神,何以一直要到魏晋,才在文化中有普遍的自觉?(这与)老庄思想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老庄思想,尤其是庄子的思想,实际即是艺术精神;魏晋玄学对艺术的启发、成就,乃很自然之事”。

  对中国画的造型手法有直接影响的书法,也在那时兴起。如三国时期钟繇的楷书,两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行书,以及南北朝时的《张猛龙碑》、《鹤鸣》等碑帖对绘画也产生明显影响。王羲之的画,张彦远称其是“书既为古今之冠冕,丹青亦妙。”可见当时的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是互相交融,书家往往即是画家,而书法的用笔方法对绘画线条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如果说老庄思想和音律对画家的影响是体,则书法的影响是用。二者对中国画的影响至深,使得中国画无论如何的写实,即便如曹不兴误笔成蝇般的“似真”,它与对象之间还是有一层距离。这层距离是因中国画是“自然哲学和超脱的人格的表现,同时以离开现实和抽象为美”所产生的。并且“中国画是哲学化的艺术,所以趋于抽象,愈具体的东西愈生庸俗感,所以中国画不求像真,但求其意义化”。这种有意和对象保持距离的造型方法,是中国画的一大特征,是一种“得意忘形”性的造型。作者对图像的需求是一种心灵与精神的寄托,是挥写自我的“胸中逸气”。

  正是倪雨林所谓:“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其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 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倪雨林的“聊写胸中逸气”的竹子,是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自己的道德情操。它对竹子造型的要求就不可能是绝对的“似真”,绘画手法更不能是“三矾九染”式的工笔画。这种绘画的目的和手法决定了它的造型特征是写意性的意笔画,而写意画对画面完成的程度把握,并没有一个“似真”的标准,它需要画家自我的艺术水平与修养。

  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青岛落幕

  文 潘卫群

  10月18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山东省律师协会协办,青岛市律师协会承办。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山东省政府特邀咨询、省法学会会长闫启俊,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于宁,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黄仁龙,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长杜春,山东省司法厅厅长程辉,青岛市副市长张元福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地区的律师代表、知名学者和新闻媒体共800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

  本届论坛以“十二五”规划与律师业发展为主题,对新时期赋予律师行业的使命,律师行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推进现代律师服务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开幕式上,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强调,要不断改善律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律师队伍,进一步实现律师工作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促进律师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全国律协会长于宁在致辞中介绍,我国执业律师已突破20万人,律师事务所1.7万家,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9家律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了293家代表机构,全行业业务年收入已达人民币400亿元。  

  国家发改委宏观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对“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他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时代背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挑战、总体要求以及面临的十大战略任务。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应邀到会做了“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从达沃斯小镇的转型谈起,提出了“一个世界,两个海平面”的观点。此次论坛共设有6个分论坛,分别是:民商业务分论坛、刑事业务分论坛、管理分论坛、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业务分论坛、国际业务分论坛、青年律师分论坛。与会律师就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慷慨陈辞。

  尤其是在全社会热议《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关键时刻,刑事业务分论坛受到律师们最大关注。与会律师和学者围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辩护权的保障、非法证据的认定及证明责任、量刑程序的规范与完善各抒己见。北京师范大学宋英辉教授认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观念原则上有很大进步,但是保障措施还是很欠缺。他表示,有效辩护是现代刑事诉讼不可欠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刑事诉讼中控、辩、裁三方承担的职能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但均负有共同的责任,即对正确适用法律负责。

  作为参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起草前期讨论的3名律师代表之一、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田文昌律师也向与会律师传递了自己参与刑诉法修改的所见所闻,并表达了对草案出台之后的看法。他同样认为草案在理念上有进步,但缺乏保障实施的操作性规定,欠缺救济性条款,他同时希望广大律师多分析草案的内容,发现问题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民商业务分论坛”上,律师们畅谈如何为政府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以及民商法传统业务的实务创新;在“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业务分论坛”上,与会律师以互联网法律环境、高新技术产权与反垄断法、高新技术产业化与资本市场为题畅所欲言;在“国际业务分论坛”上,大家畅谈律师如何在国际经济大背景下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保驾护航、中国涉外法律服务业如何突围;在“管理分论坛”上,律师们为律所管理与行业发展规划蓝图;在“青年律师分论坛”上,大家聆听了青年律师们的成长困惑和突围,也与他们一起探讨了未来业务的开拓和发展。

  与以往论坛邀请名家开讲不同的是,在此届论坛的闭幕大会上,发言权全部交给了律师。在19日下午的闭幕大会上,佟丽华、马翔、尹正友、栾少湖、王隽5位知名律师分别从律师的公益使命、律师商标法律业务的开拓、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律师调解、地方律协发展视角,为律师们开启了一扇新的业务大门。在闭幕大会中,辽宁潘公明、北京张学兵、上海盛雷鸣、广东欧永良、山东苏波、甘肃赵荣春等6位明星会长的论道把论坛推向了高潮。

  2011年经济热点调查:

  我们的预期和判断错了吗

  2011年即将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回过头来检讨我们对这一年中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的预期和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份调查报告或许能提供部分答案,从而更切实地展望正悄然来临的2012

  文  中国宜商指数调查中心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和法人杂志发起成立的中国宜商指数调查中心于2011年6月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校就读的MBA和EMBA学生进行了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若干热点问题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宏观经济、金融、房地产、企业管理和社会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共设计了29个相关问题。这次问卷的调查背景是2011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出现的热点问题及相关现象和关乎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就读MBA和EMBA的学员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的态度和倾向;同时也通过这次调查比较经济的发展是否与人们的预期相一致。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6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150份,调查报告的特点是根据地理位置把我国分为四个地区即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并以这四个地区为属性变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交互分析。

  (一)GDP增长8%以下;CPI增长5%以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主要原因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那么,201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如何?对上半年GDP增速预期如何?对此,调查结果如图2-1。

  从图2-1可知,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2011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在8%-9%范围内,其比例占到47.3%;19.4%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在9%-10%的范围内;18.2%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在8%以下。除此之外,4.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10%-11%的范围内。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对2011年上半年GDP增速的预期略高于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8%左右的预期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根据2011年3月11日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宏观数据,2月份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9%,和1月份涨幅相当,而3月份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据此,2011年上半年CPI的走势将如何?调查结果如图2-2所示。

  由图2-2可知,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2011年上半年CPI走势将在5%以上,占到被调查者人数的55.8%;认为在4.5%-5%的占到被调查者人数的25.5%;认为在4%-4.5%的占到被调查者人数的5.5%;认为在3.5%-4%的占到被调查者人数的2.4%;认为在3.5%以下的被调查者人数最少,仅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0.6%。由此可见,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CPI预期将会达到5%以上。

  对于我国CPI的不断走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物价水平的居高不下?调查结果如图2-3所示。

  从图2-3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认为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粮食、国际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其比例占到总数的40.6%,这个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各项,其在第二选择下这个选项也占到了16.4%,在第三选择下这个选项占到了10.3%,这说明全球粮食、国际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我国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第二重要的是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的上涨,占到总数的28.5%,比其他选项的比例都大;其次全球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国内货币存量大也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第三重要的是国内货币存量大,其占到总数的18.8%。而从上图整体情况来看,全球粮食、国际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的上涨,全球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国内货币存量大是导致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二)人民币升值5%-6%,贸易逆差缓慢持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和加工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出口快速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必定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2011年3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6.5651,较上一交易日上升20个基点,连续3天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那么,对此您认为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会如何?调查结果如图2-5所示。

  由图2-5可知,31.5%的被调查者认为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6%的范围内;18.2%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为4%-5%;15.4%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为3%-4%;12.6%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为3%以下;还有11.9%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为6%-7%;6.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为7%-8%;4.2%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为8%以上,占被调查者人数的比例最小。由此可知,2011年人民币将会有5%-6%的升值幅度。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的贸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3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进出口出现了7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495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3%。其中出口2474.7亿美元,增长21.3%;进口2483.6亿美元,增长36%;累计贸易逆差为8.9亿美元。针对此, 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如何?调查结果如图2-6所示。

  从图2-6可知,有35.0%的被调查者认为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将会缓慢持稳 ;30.7%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将会继续持稳;22.1%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将会缓慢回落;只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将会大幅扩大;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将会大幅回落。说明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将会缓慢持稳。

  对于目前我国的贸易逆差走势,市场人士表示,这可能跟国内经济放缓有关,四季度的政策紧缩对出口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贸易顺差下降可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外商投资的增加,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能力的明显增强,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额不但没有随人民币的升值而大幅度减少,而是继续增加。  

  (三)央企对新能源产业的垄断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强调了新能源发展,虽然在今后20-30年内,我国传统能源的主导地位仍然难以改变,新能源只能起到补充作用。从发展战略来说,新能源必须具备一定规模,这样才能降低发展成本,并为相关装备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央企这样的垄断地位是否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呢?调查结果如图3-6所示。

  由上图3-6和下表3-2可得:各地区对新能源被央企垄断的看法是参差不齐的。从地区的角度去看,华北地区18个被调查者对于该问题给予了回应,其中高达38.89%的被调查者认为新能源被央企垄断对新能源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有38.89%的被调查者持相反的意见,22.2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样将非常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华东地区参与该项调查的人数为19人,高达63.16%的被调查者认为新能源的发展不应该被垄断,将近32%的被调查者认为新能源被垄断将非常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仅有5.26%的被调查者认为垄断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华南地区有27人参与该项调查,将近8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其中将达60%的被调查者认为央企垄断新能源将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2.22%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不利,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央企垄断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华中地区有49位被调查者,其中将近27%的被调查者认为央企垄断将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73%的被调查者认为垄断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总体来看,75%的被调查者不认为有利于新能源发展,也有4%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影响,有26.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总之,不论是从各个地区还是从总体来看,被调查者都不赞同新能源被央企垄断。

  (四)个税起征点的预测高于实际个税起征点

  个人薪酬所得税的调整事关每个劳动者、每个家庭。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呼声越来越高,业内人士已经吹风,此次起征点有望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人们又对个税起征点的预测如何呢?调查结果如图4-4所示。

  由图4-4可得:50.38%的被调查者认为个税起征点将会达到5000元以上;也有将近26%的被调查者认为个税起征点应在4000元-5000元之间;而19%的被调查者认为个税起征点为3000元-4000元之间;仅有4.5%的被调查者认为个税起征点应在3000元以下。然而从2011年9月1号起实施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由此可见只有19%的被调查者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近似吻合。

  (五)预测和判断

  综合以上热点经济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从我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导致我国CPI上升到5%以上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同时人民币升值的空间为5%-6%,我国的贸易逆差缓慢持稳,房价也有小的上升趋势,同时A股走势将是窄幅整荡,变动不大。

  2、在钢铁行业中,铁矿石的价格将有上涨的趋势;央企对新能源产业的垄断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

  3、关于民生问题的主要结论:个税起征点的预测高于实际个税起征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