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多国博弈难有共识 平衡各方成中国策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23:15 来源: 经济导报经济导报记者 丁平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与历次谈判不同,作为《京都议定书》到期前的最后一次气候谈判,德班大会自然“压力巨大”。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吴宜进29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主要排放国分歧严重,德班大会不会达成原则性成果,《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也难以达成。”
分歧严重 难有共识
日本核泄漏、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即将大选……今年的德班大会比往年更难、更有必要。
“德班大会前景不容乐观,参会各方都会积极讨论气候问题,但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吴宜进形象地比喻说,“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恐怕是大多参会方的特征。”
吴宜进认为,对德班大会不要有过多期待。德班大会只能达成一些指导性协议,不会在资金、技术等具体核心问题上达成协议。各方为了各自利益在德班博弈,会议的症结是谁来为保护气候买单,从目前看,此症结无解。
据悉,部分发达国家想弱化《京都议定书》,让发展中国家为减排更多“埋单”,而发展中国家则在会议上不断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权益。日本、加拿大已明确表示,不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表示,在德班大会上美国不会就《京都议定书》问题与各方进行磋商。
吴宜进判断,《京都议定书》将会进入“休克期”,但不是真空期。《京都议定书》签订后,世界大多国家并没有拿出实质性的措施,《京都议定书》没有法律效率,只是一纸空文,但有总比没有好。或许,只有气候变化真正威胁到某些发达国家时,其才会积极推进气候变化谈判,然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受害的首先是发展中国家。
“所有的国家都在强调公平,但大家对公平的理解差异很大,这使得德班大会难有突破性进展。”吴宜进说:“参会方达成协议是第一步,能否遵守协议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德班大会连第一步也迈不出,第二步更是遥遥无期。”
“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气候问题,但很少有国家愿意解决问题。”吴宜进说。
中国策略:平衡各方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保护全球气候,中国责无旁贷。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的历史排放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而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不能承担更多义务。
据悉,中方方案主要有5点:一,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四,坚持统筹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五,坚持联合国主导气候变化谈判的原则,坚持“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在吴宜进看来,“中国的方案是兼顾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相对‘公平’方案,是从世界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是比较好的方案。”
吴宜进认为,中国希望德班大会能达成原则性协议,但中国没有必要牺牲自身利益,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
据悉,“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已经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付出巨大努力,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新的节能减排目标中,我国提出到2015年,在2010年的基础上单位GDP能源强度降低16%,碳排放强度降低17%,非化石能源比重由2010年的8.7%提高到11.4%,各种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也密集出台。
“气候谈判长期未取得进展,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其缺乏减排意愿,在资金、技术上也没有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行动。”吴宜进说:“但中国并不能一味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帮助发展中国家,这会把矛头引向中国。”
虽然吴宜进认为德班大会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也不完全悲观。“减排是全球性问题,各方都还没有做好割舍自身利益的准备。但可喜的是,大家都意识到了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大家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气候问题最终会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