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最后总要曲终人散,不如同欢同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1:4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牡丹亭》之后,汤显祖的写作有一种更虚无、空幻的情绪,这种生命的空幻之感,是否是当初吸引你的原因?

  白先勇:《牡丹亭》的结尾虽是大团圆的,但它对生命的过程有一种惶恐——“似水流年”,这里面有一种对生命的迷恋、对情的执著。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青春不会太久,也有一种恐惧。我想汤显祖是把《牡丹亭》当作最繁华的一场秀来写的,他的辞句浓艳得不得了,但又认定这一切最后是空的。作家就是要把人类心中无言的痛楚转化成文字。

  生命中有悲苦的一面,但很多事情原本没那么重要,我想这里头有汤显祖的生死观。佛教里讲“空至”,不是悲观,而是一种理性地来看感性的东西,大部分人都太沉溺,佛教是一种超越。

  日报:你的书给人的印象是很孤独、很悲伤的,但你看做事的态度又很乐观,你如何摆放这两种不同情绪和态度?

  白先勇:我本人从小就有乐观的一面,但写作的时候又好像另一个人,我喜欢写人的孤独、写真的感受到的人性的部分,这些事说起来大多是悲伤的,无法言表的。写作本身也是很孤独的事,只有你一个人走下来,但写作又是最值得的,有一两个知音就安慰了。

  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感觉得到繁华之后的落寞,等老了反倒不悲观了。 最后总是要曲终人散,那就花开花落,同欢同乐好了。

  日报:习惯了看外部冲突很强的戏的西方观众,是否能了悟中国戏里的意思?

  白先勇:在美国的演出,最大的剧场有2100个座位,都坐满了。我观察到有一大半是非华裔的观众,起初我也担心一段半小时的一个人的空台表演抓不住观众,但是观众看得安安静静的,我知道他们看进去了,表演艺术到了一定程度是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他们看得high到不行,谢幕时鼓掌长达十多分钟。

  “惜春”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对外国观众来说,是昆曲中中国抒情诗的大传统与西方文化里抒情性的一面接通了。而对在外国的中国观众,是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事物让他们感动。在伦敦演出,散场之后几位留学生跑来找我,都哭了,这出戏触动了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我们几代人都在寻求文化认同,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认同是破碎的,所以,看《牡丹亭》的时候,有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这种破碎了的文化认同感平时不易觉察,但人的心里都会渴望,只是不察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