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药招标综合评价或取代“双信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1:4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钟可芬

  29日,第66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开幕,全国10万医药人士涌入郑州。针对外界最近频频揭露暴利药事件,制药业界人士指出,目前医院市场被分割成两块,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机制造成药价虚高顽疾仍存,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则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而引发药价虚低。

  基本药物制度相关配套政策调整,扩大实施范围,调整目录和招标政策,或将成为解决“药价虚高”与“药价虚低”两个极端问题的一个契机。

  针对暴利药事件,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处方药都带回扣,公立医院高利润药品存在是普遍现象,“深层次的问题是以药养医的机制,造成了公立医院的逐利性。”

  基药制度是2009年8月国务院医改办正式启动的新医改重头戏之一,涉及基药目录出台、国家统一定价、地方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全国二级以下基层医院零差价销售和医保高报销比例等配套政策。而眼下,医药业界最为关注的就是,基药目录是否将再调整,低价取向的招标方式是否能优化。

  在于明德看来,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的“重头戏”,但基药目录不能毫无边界地扩容,而是政府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统计,目前国家基药目录307种,加上每省平均增补188个品种。

  “307种的基药目录要扩容,不能超过500多种的医保甲类目录,或者就以医保甲类目录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就行了。”国药控股高级顾问干荣富认为,医保甲类目录与国家307种基药都是全额报销,根本没有必要搞成两个独立的目录。

  而针对弊端丛生的基药招标制度,药企界则建议,取消双信封,用综合评价取而代之。

  广州医药集团潘高寿药业副总经理程宏辉告诉本报,潘高寿的蛇胆川贝液入选基药目录,一支的原材料采购平均成本价就要0.46元,但在一些省份同种产品的中标价才0.35元,“价格与成本的严重倒挂导致很多国家基药产品在基层医院无法销售”。

  “‘最低价格中标’是错误导向。”于明德说,目前基药招标推行的“双信封”其实就是单信封,其实就两个字——“低价”。为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经过征求意见起草了《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希望用其取代目前的“双信封”制度。“目前方案已经递交给卫生部,转交医改办评审。”

  国务院医改办专家、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李大魁昨日亦透露说,在后“以药补医”时代,医院开大处方、过度用药,包括不当使用抗生素,长此以往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种状况必须扭转。“在这种情况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仿制药政策等约束机制的制定就提上了日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