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商业经典》:百尺竿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7:11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文/李国卿

  就表现的丰富性而言,我们这个时代完全配得上一个巴尔扎克,但时代赐予我们的是“机场里的大师。”

  过去我也曾经有过先入为主的意见,粗看一些新闻标题就断定刘一秒的“成功学”课程不过又是一场老鼠会。做过一些调查之后,尽管我依然不认为那是什么“成功”之学,但至少可以纠正自己关于两点事实的误会:第一,秒哥的信徒其实是一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家,一般身家还真买不起他的票;第二,这些“从成功到迷糊”的企业家认为自己确实从课程中学到了“东西”。

  巴尔扎克也许受过富人的窝囊气,所以恨恨地丢下过一句名言:“暴发户要想成为贵族,至少要经过三代以上的脱胎换骨!”老巴骂的那些“暴发户”现在提起来都是名垂商史的人物吧?如果我们善于倾听,抛开时代局限和贵族社会的特有歧视,那么他这句话其实道出一个百年不易的经验之谈:越是成功的商人越需要学习。而好消息可能是,如今的“脱胎换骨”也许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刘一秒成功学“第一秒”呈现出的荒诞感其实恰好在于它以扭曲的方式反映了一个群体成长中的真实需求。他让这些遭遇瓶颈的企业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方向是对的,只是他教的方法能否让人认清真正的自己,还是仅仅打了一剂鸡血,尚属不小的疑问。

  成功的烦恼不仅存在于成功学的课堂上,在经历了三十年高速发展之后,中国企业这两年其实普遍感受到了继续提升将要面临的压力和焦虑。无论是转变增长方式还是管理思路,一个企业自我认知的调整,第一步可能都需要这个企业的领导人首先调整自我认?知。

  就在刘一秒生意兴隆的这一年,王石则在大洋彼岸的校园里安静地读书。这是不同的路径,但却是相同的需求。

  也许是受王石的影响,马云前一段时间也说要在美国待一年—说到马云,他最近可是够糟心的。除了秒哥的信徒,马云是我们本期封面对中国企业家阶层成长瓶颈进行观察的另一个样本。2000年以来,从草根到顶级企业家,马云心怀理想一路走来,终于走成了别人的理想;却似乎又在一夜之间,发现办公大楼下面聚满了前来抗议的昔日崇拜者。作为江湖上成名已久的老前辈,柳传志对他的劝告听来耳熟:就算是方法的错误,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还有一个观察样本是温州商人。他们本来是一个靠制造业起家的群体,后来成为全中国最热衷于金钱游戏的商帮。从某种意义上,应该说他们已经成功地经历过一次转变和提升。因为即便是金钱游戏,他们也为此营造了一个运行良好的“熟人社会”。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他们颇为自豪的不仅是自己的信誉,甚至还有自己的信仰。但这种自豪还是没能自立于外部的风吹草动。当温州人将红漆泼洒在背信乡人的家门之上时,那夸张的颜色昭示了他们也不过是迷失的一群。

  从成功到迷糊,正好朴素地诠示了茨威格那句一向被认为过于文艺腔调的名言:“世界上有两种痛苦,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得到了。”成长的烦恼是第一种,成功的烦恼是第二种,第二种痛苦比第一种尤甚。因为虽然同为提升,第二种却要变换一个完全陌生的路数。不过不必灰心,好消息是,只有真正杰出的人才能了解和体会这种痛苦。

  有一句成语叫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常被用来当做祝福、鼓励的话,但很少有人真正想过它的意思。这其实是一则禅宗公案:一根高一百尺的竿子,现在你爬到顶头了,再往上爬一步试试。如果不摔死的话,据禅师们讲,你就可以“十方世界现全身”—那是绝对自由的境界,从此你再不需要“竿”这种局限的方法论,不管它是一百尺,还是一千尺。

  再往上爬一步试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