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回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6:43 来源: 时代周报

  陈蓬

  旅美媒体人

  →回应:

  《美国校车: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因为生活在美国,也因女儿幼儿园组织外出时搭乘过多次校车,我对美国校车有些亲身体会。

  首先,美国人都对校车心存“敬畏”。每天早晨即使交通高峰时段,校车在前面低速行驶,而且不断停车接人,其他人也不敢超车。校车每遇到铁路口,哪怕是废弃的路口,也必定停车确保无火车通过才通过。这种氛围和操作给校车带来的安全,比车体本身更重要。其次,美国校车坐起来绝不舒适。起码我乘坐的几次校车里没有空调,也不是高靠背的航空座椅,车体加工比较粗糙,究其原因,想是在保证安全下,降低成本的考虑。校车毕竟是短途工具,对舒适性不必投入太多。最后,普及安全常识非常重要。我第一次将女儿的座椅放到校车上时,旁边的一位家长立刻提醒,那个座椅位于紧急出口,不能放儿童座椅。由此可见安全观念已深植在普通人心中。

  徐锋

  东莞律师

  →回应:

  《中国<精神卫生法>难产幕后》

  我深刻理解几位受害人的心灵创伤,他们敢怒敢言,以行动促变革,令人欣赏。但其建议的内容“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明显违背法理的,也不合逻辑,如果它成为现实,将会产生无数新的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因为三岁小孩的委托都将会是有效法律行为,完全丧失辨别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授权也能产生法律后果,那么行走在社会的代理权将是一片混乱。

  黄丽豪

  《南方农村报》职员

  →回应:

  《77元的廉租房里的悲喜人生》

  在我看来,租户的某些不便,也许更能让廉租房给真正有需要的穷人以保障。廉租房是社会保障型房产,是要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去保障尽量多的人的居住需求,而并不是要大跃进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人住得宽敞、舒适又满意的那是商品房。当然廉租房的马桶隔三岔五出问题,从某一侧面可看出,要么是政府花在房子上的建造成本还太低,要么就是工程质量被偷工减料了。

  杨葵

  海南大学在读硕士

  →回应:

  《对话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软实力对内而不是对外》

  葛老师的话引人深思,中国软实力走出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软实力国际化路径选择问题。我国现行的软实力发展模式在国外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软实力就不是对外的了。我们需要在对外过程中更加注重软实力表达的宣传语境和宣传载体,更加注重寻找与他国文化融合的节理,更加注重他国民众的心理习惯,这才是中国软实力国际化的根本,也是中国崛起的根本。

  胡怡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

  →回应:

  《增值税改革应向地方倾斜》

  增值税改革的主要背景,是不同行业的税收不统一,现在工业征增值税,服务业征营业税,营业税导致了很多重复征税,服务业税负过重,现在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实行增值税能够避免重复征税。所以此次税改的本意是要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重复征税一旦解决,服务业的税负就会有所下降,而与服务业相关的制造业、工商业都会有连锁反应。

  之前的营业税归地方,改成增值税以后还是归地方,服务业得到发展以后,工商业的比例就会相应减少,那么可能会减少中央的财税比重。关于财权和事权不对等的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中央财权集中,但必须同时承担更多的事权;相反,如果地方承担更多的事权,那么财权就要下放,财权跟着事权走,这应该成为改革的方向。

  欢迎读者朋友对本报文章做出回应,您的意见将成为我们继续向前的不竭动力。来信请发:youluwuya@126.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