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计划加大对叙制裁 中资企业着手应对准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3: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于盟 张涵

  继土耳其11月30日宣布的制裁后,叙利亚政府又遭到重击。曾经帮助叙利亚建立市场经济的欧盟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制裁。

  欧盟消息人士称,27个欧盟国家外长预期在12月1日布鲁塞尔会议上批准扩大对叙利亚的制裁,旨在切断叙利亚政府的外部资金供给。3个月前欧盟曾宣布对叙利亚和几家公司实行石油禁运。

  欧盟制裁将严重影响叙利亚的对外贸易。新措施可能包括:禁止向叙利亚出口天然气和石油业相关的设备;除食品和药品外,禁止对叙利亚贸易进行金融支持;禁止叙利亚银行在欧盟开设分行或投资欧盟银行;欧盟各大公司不再对叙利亚进行投资等。

  至此,除中国和俄罗斯外,与叙利亚经贸往来密切的各方都已宣布制裁措施。经济上受到阿盟、土耳其、美欧制裁的叙利亚政府被国际社会进一步孤立。

  中东问题评论员、博联社总裁马晓霖对本报说,在阿萨德政权被孤立并经受大面积封锁制裁后,叙利亚内部分化会加剧,武装对抗将会上升。“这时外来空袭跟进,地面配合。利比亚模式可以上场了。”

  无论叙利亚的形势是否将按照利比亚模式发展,中资企业已经开始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中国是叙利亚的第四大贸易国。

  一位从事电子产品贸易的广东商家告诉本报记者,本周早些时候叙利亚商人还向他订购了一大批平板电脑配件。“他要求的交货时间很急。不知道是否与新的制裁有关。”

  曾与叙利亚电力部合作的轩辕集团负责人对本报说,新制裁将会影响叙利亚方的付款。此前因受美国制裁影响,叙利亚出口改用欧元结算。“虽然叙利亚石化设备一直在招标,但是我们也没有投标了。”

  据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中国银行上周对出口叙利亚的保函规定做出了调整。由于风险升级,根据新规企业需提供担保,中国银行才可开具保函。此前并无这一要求。

  叙利亚驻华使馆一等秘书优素福告诉本报,2011年前半年叙中贸易额达到12.7亿美元,中国向叙利亚出口12.5亿美元。过去十年间两国贸易额增加了10倍。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机械设备、车辆等。

  截至2010年,中国对叙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1681万美元。截至今年底,中国企业在叙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18.2亿美元。

  在叙开展合作业务的主要中资企业有中石油、中石化、中纺、中材建设、北方公司、湖北宏源电力、中兴、华为、四川机械设备公司等。

  中材建设负责人告诉本报,该公司承建的叙利亚阿尔巴迪亚(简称ABC)水泥厂已竣工并通过验收,因此该公司人员今年已经陆续回国,留守人员负责工程的善后工作。“可能销售人员还在与叙方就新项目接触。”

  他还表示,中材建设密切关注着阿盟和欧盟的制裁措施,但认为制裁仅是施压手段,对于中叙经贸合作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而中石化则向本报表示,一旦有人员撤离的消息,将会及时通报。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此前发布消息称,目前使馆掌握的在叙中国公民不到800人。中国公民安全有保障,没有大规模撤离的计划。

  商务部研究院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蒋姮认为,向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存在过于依附现有政权的问题,一旦政权更迭,其合作可能受到影响。

  她对本报说,中国企业应严格遵守当地规定,确保政权发生更迭后,项目仍能顺利进行。“利比亚是一个明显的教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