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6:20 来源: 深圳商报

  □ 刘 伟

  11月30日晚,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近三年中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1.50%降至21.00%,中小金融机构从18.00%降至17.50%。以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0万亿来计算,此次调降存准率将释放大约4000亿资金。

  受此消息以及欧美六大央行联手救市影响,全球股市暴涨,A股港股均大幅高开,市场充斥兴奋情绪。一般认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央行开始数量型宽松,而且,具有趋势性质。

  当前宏观经济几个焦点问题,即通胀压力仍大、经济增幅下滑、结构转型困难、外围形势严峻,经济滑坡逐渐成为主要担忧。外围需求急遽下降,内需受制多方因素情况下,增长放缓虽在预期之中,但若失速,则危害更大。权衡利弊,政策取向“冬天开暖气”似在情理之中。

  调降存准率,开闸放水,缓解市场资金饥渴,虽然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解决,但一味收紧水源,也会遏止自我修复能力。调控之道,难在平衡,任何选择,均有成本代价,此刻松绑资金供应,收益和代价都很明晰——收益,寄望发展中解决问题和矛盾,代价,则通胀可能反复,以及结构性改革跟不上,可能进一步加重深层次矛盾。

  了解问题症结所在,展望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则仍应在平衡中找答案。数量型宽松,缓解当前资金饥渴之忧,但如何同时避免通胀,以及固化结构性矛盾,则一方面,数量宽松会有所限制,虽为趋势,但幅度和频率均要兼顾其他问题。另一方面,价格型工具,即利率仍未启动。有专家认为,可以一方面数量型放松,一方面调高利率,对冲数量放松对通胀的压力。一般认为,目前还远未到需要下调利率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时候,但似乎也看不到上调利率的可能,毕竟,与数量型工具相比,价格型工具对市场影响力要大得多。

  可以确定的是,在此政策刺激下,实体经济资金压力会有所缓解,对资本市场是剂量颇大的兴奋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