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菜价、肉价期待能上保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8:00 来源: 济南时报

  □本报记者 田珊 王颖军“如果有了蔬菜保险,再遇上像今年这样的白菜价格大跌,菜农的利益就能得到保证,那可是件好事!”唐王镇西王村村支书、宏园翔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壬连成4日对记者说。

  壬连成所说的“蔬菜保险”,指的是目前正在上海实施运行的“蔬菜价格保险”,先给蔬菜确定一个成本价,当市场上的菜价低于成本价时,保险公司将会给菜农相应的赔款。记者了解到,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已经成功实现了对于自然灾害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业人士也开始思考蔬菜价格保险、猪肉价格保险的可行性,希望能够通过保险的方式,保障农户、市民利益,走出长期以来“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

  保险“兜底”,菜价不坐过山车

  今年入冬以来,山东各地的大白菜取得丰收,但在集中上市时,却遇上了菜价暴跌,许多菜农亏本严重。

  壬连成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普通品种大白菜的价格要卖到2毛5分钱一斤,才能保证农民不亏本。而今年白菜的地头价格不到1毛钱,一亩地产白菜约8000斤,也就是说,农户今年种白菜,一亩地就得赔1000多元。

  今年菜价大跌,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采访中许多菜农表示,处理掉今年这些白菜之后,明年就不敢再种了。可以预见到,下一年种植面积的减少,意味着菜价将再度飙高。“今年卖不动,明年不敢种”已经是菜农种菜的普遍规律,菜价因此像过山车一样高一年、低一年,钻进了难以逃脱的怪圈。“蔬菜价格保险给菜农们兜了底,让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农民的种菜积极性得到保护,就不会盲目减产,菜价也就不会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城市里的老百姓也跟着踏实了。”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产险工作部负责人张书平4日向记者表示。

  菜价保险已有先例,肉价保险正在酝酿

  在蔬菜价格保险的试验与运作上,上海是先行者。总部位于上海的安信农业保险联合上海农委等政府部门,在国内首创了绿叶菜生产成本价保险。

  记者了解到,上海蔬菜价格保险的保障时间分别是夏季的两个多月和冬季的三个月。选定5种绿叶蔬菜为参保品种,制订出每种蔬菜的成本零售价,如果在保障期内,当地的18家标准化蔬菜市场的蔬菜平均零售价低于保单约定的零售价,保险公司则按照跌幅,同比例启动理赔。保费由政府负担90%,农民负担10%。

  简单举例,如果青菜保费100元一亩,农民需要自己负担10元左右,其他由政府财政承担。保险合同确定青菜成本价1.44元一公斤,零售价5.5元一公斤,如果保险规定期限内,青菜平均零售价只有4.95元一公斤,较确定的零售价降低了10%,保险公司就认为,农户成本损失了10%,保险公司按每公斤补齐差价0.144元,让农民实现“保本儿”。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为降低养猪户风险设计的“生猪价格保险”方案也正在细化和完善中。山东唯一专业农保公司——— 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明珠2日刚刚从北京返回济南,他向记者透露,北京之行就是奉总公司之命前往探讨菜价、肉价保险的可行性,安信先行一步,安华也不甘落后。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华正在研究开发国内首个生猪价格保险产品,有望明年初在北京启动。

  入保是大势所趋,实施需政府牵头

  蔬菜、猪肉价格入保究竟能为农户带来多少好处?在山东地区的可行性有多大?这在山东保险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山东是农业大省,更是产菜大省,寿光等蔬菜生产基地,关系着全国的‘菜篮子’。保障菜农利益,保护菜农种菜积极性,在山东显得更加迫在眉睫。”张书平认为,蔬菜价格保险要真正实施,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单凭一两家保险公司的力量无法实现。

  中国人保济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财政每年都有农业专项补贴。蔬菜、猪肉价格保险,实际上是政府将一部分农业补贴转换成保费的形式,根据价格的实际变化决定补贴比例。这种补贴形式更能反映农民盈亏的真实情况,更符合市场化的运作规律,也体现出了保险支持三农、保障民生的作用。”

  郭明珠告诉记者,在价格由市场调节的背景下,菜价、肉价入保是大势所趋。他同时表示,安华农保总公司已经对此类保险做过大量研究,只要政策支持,也希望在山东地区进行试点运作。

  不确定性较多,风险掌控有点难

  “只有掌握了过去10年以上蔬菜品种的价格和市场供应量数据,才能科学地设定蔬菜成本价格和赔付标准,只有准确估算市场风险,保险项目才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但目前并没有哪家保险公司拥有这些数据。”太平洋财产保险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蔬菜价格入保,要先做好前期的调控,让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预估。”张书平说,必须通过政府的调控,做到入保的蔬菜品种在播种、生产、上市的各个环节数量均衡。在这个基础上,保险才可能正常启动运行。比如上海蔬菜价格保险的5个品种、12.5万亩面积都是当地农村合作社组织种植的,预计保证每天3000吨左右的供应量,可以避免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赔付环节中的道德风险也是风险把控的难点之一。郭明珠告诉记者,在之前各保险公司开展的蔬菜大棚自然灾害保险项目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农户制造假现场、谎报损失情况。因此在制订蔬菜价格标准的过程中,依靠农户们100%讲诚信、提供真实的数据同样不现实。同时,因为数据缺乏,无法估算风险,国际上大的再保商不愿意介入这类项目。“保险公司为此类项目寻找再保商非常困难,这更加打击了他们开发产品的积极性。”郭明珠说。

  采访中,多位保险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达了风险难以掌控、费率标准难以制定等困惑。有业内人士认为,最准确反映农户收益情况的是田头收购价与成本价之比,但田头收购价格由于千差万别更加难以获得。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即使是已经成功运作蔬菜价格保险的上海,对于市场风险的判断,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在菜价赔付参照标准的制订问题上,上海经过多次完善,目前蔬菜赔付参照标准是18家标准化菜市场的平均零售价,但是由于每天上市蔬菜的数量不同,价格波动剧烈,参照的价格能否反映市场真实价格?农户收益是否一定会随着零售价同比例上下?中间环节的利润是否会恒定不变?这些都很难确定。同样,蔬菜成本价格的制订方面,以前三年价格为基础确立的成本价格是否合理?如果考虑通胀因素,未来青菜零售价低于保险设定零售价的可能性是否会减小,从而阻碍价格保险实现其补偿机制?

  业内人士称,与上海相比,山东尤其是济南蔬菜种植分散,而且蔬菜生长的气候环境不如上海,无法完全复制上海的经验。菜价、肉价保险是大势所趋,农业、财政、保险等部门应做出专题探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