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京城迷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0: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宋冰

  

  “12月5日,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站在桥上四面望去,恍如置身于白茫茫的云端。飞机航班被取消,火车只能缓缓移动,只有地铁仍在快速移动。”

  这是一段对于整整59年前伦敦大雾事件的描述,与昨日的北京几乎如出一辙。

  4日傍晚突袭京城的大雾仍在持续,受其影响,5日北京的空气质量已下滑超标。

  PM2.5,这个气象学专有名词由此再度出现在舆论中心,重燃公众尚未散去的疑惧。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人员称,综合4日12时到5日12时的平均污染物浓度值,5日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在150到170,三级2轻度污染。

  环保专家认为,目前北京的污染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即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好或一般时都能达标,一旦遭遇极端天气,空气质量就会迅速下滑。

  从北京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来看,北京这场大雾和1952年伦敦大雾前的天气变化过程十分相似。

  先是出现了抚慰人心的好天气,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从3日中午12时到4日中午12时整个周末京城的空气质量都处于良好级别。

  59年前,12月3日的伦敦也被称为“一个可爱的冬日”。

  4日开始剧变,天空静风,湿度变大,空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开始快速累积,阴霾弥漫。北京市4日夜间的空气污染指数预报为270到290,四级中重度污染。短时污染指数超过400,达到五级重度污染程度。

  北京首都机场发布公告称,截至昨日15时,首都机场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航班118架次,进出港合计取消219架次。另有多条高速局部路段因大雾能见度低而进入封闭状态。

  就在4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显示瞬间峰值是522,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

  人们本能地认为,大雾与PM2.5脱离不了干系。

  通常所说的雾,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雾和霾。

  雾是相对湿度较高时发生的自然现象,霾则是颗粒浮游导致空气混浊和能见度低。

  “北京这样的天气就是雾和霾在一起出现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邵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也就是在城市高污染条件下,雾的叠加使近地面的污染物不易扩散,进一步加剧了霾的污染性。

  PM2.5虽然与雾无关,却正是造成霾的各种细颗粒物中的一种,且尤其与人体健康最密切相关。

  作为颗粒物的一种,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PM2.5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和人们想象的一样,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各种工业和交通排放;另一方面,PM2.5中有一半以上是经过大气氧化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PM2.5的治理由此变得更为复杂。这已经不再是公众想象中:仅仅靠关闭排放大户、控制颗粒物排放,就能干脆利落解决的问题了。

  上月,环保部通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成为核心调整之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