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四日触及跌停海外机构唱衰中国经济是主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2:52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继上周连续三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后,昨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再度触及交易区间下限。今天上午,人民币中间价报6.3334元,微涨。

  记者注意到,其实自9月下旬至11月初,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出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而这种情况不是人为决定的,是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反映。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利率较高而人民币汇率不能充分升值的情况下,国际投资机构有意唱衰并“做空”中国,是导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走低的一大诱因。

  与此同时,“热钱”外撤也成为近期比较明显的现象。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9月份通过跨境贸易结算净流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达到人民币195亿元,10月份人民币资金继续外流。与此同时,11月最后一周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流出非常明显。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经理邓晓峰认为,热钱流出更多是信心层面的问题,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而言还是表现很出色。热钱流出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对中国出口行业是件好事,人民币受资金流出的影响也将促使政策转向加快。总体而言,对中国经济实体的影响不大。“市场上买入美元的情况非常强大,人民币两天来成交价明显偏离中间价,可以看出中间价抑制贬值的力量非常明显。”招商银行的外汇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在本周一,央行暂停了连续提升中间价策略,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在6.3349元,比上周五降了39个基点。

  彭博社日前对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进行的一项预测性调查显示,经济学家认为未来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可能小于1.6%;布隆博格近日发布的一份对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进行的预测性调查也显示,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可能会减慢。

  多家券商近期在A股流动性报告中,开始将人民币贬值纳入风险因素。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邵青认为,近期人民币升值的一致预期开始受到挑战,单边升值趋势被打破,或将长期影响市场。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期亦表示,受欧债危机影响,未来几个月中国贸易出口额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大量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降低的话,人民币的外在升值压力也将告一段落。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中国愿意进口更多的美国产品,但受制于美国严格的对华出口限制。 ”陈德铭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