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21:5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与天文学上的几星连珠现象相似,在2012年全球主要几个大国碰巧都将进行政府换届或者大选,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将出现少有的叠加效应。本就不平坦的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也由此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及其国内企业如何驾驭政经周期带来的波动,构建通往可持续繁荣之路呢?
经济结构调整如箭在弦
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美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做出损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对美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在一些有心人看来,原本一起简单的“双反”案件,其背后隐藏着深刻变革。
“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没有完全地结束,欧债危机已经变成引发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最大因素,这次危机也使未来全球经济结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东生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全球经济结构是有一个大的变动和调整,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转移,退出了大部分传统领域的、传统制造业领域。这部分产业主要是转移到亚洲,先是日本,后来是韩国和中国。
这一轮的产业转移使得美国和欧洲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最终导致欧美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负债高。欧美的负债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要解决债务问题,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困扰全球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欧美一定要在外部找一个对象。中国就成了欧美的一个经济靶子,大部分经济遏制的政策都是针对中国的。
李东生表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从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来看,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重中之重。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经济结构转型,但能够有效运行的还是比预期的要慢。李东生表示,我国整个制度架构的改革一定要加快。例如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减负减税的讨论进行了很多年,真正能落下地的很少,个税的标准提高是一个实际达成的结果,实际上对企业的税负降低基本上没有任何帮助。
国内企业本土全球化进程加速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经营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韩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尔大学教授赵东成给出的建议是加速企业本土全球化进程。
在欧债危机加剧,英国经济不景气之际,14名中国民营企业家于近日组团访欧,寻找危机时刻欧洲市场潜在的商机。格林威治市官员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到来甚为兴奋,并当场承诺,对来格林威治投资的中国企业家,将免除第一年的办公场所房租。
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欧美爆发的债务危机,也给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随着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再加之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相信未来十年中国民营企业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赵东成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有的企业经营模型可分为四种模式:全球化,全球本土化,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目前为止,现在大部分企业都选取前三种方式进行国际经营。而最适合中国的应该是本土全球化,这种在当地开发出来自己的企业特性后再向全世界复制的模式。走这种模式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格力电器和现代起亚。
“目前,全球文化呈现同质化趋向,各国的消费者和员工特性也逐渐趋同。所以,本土全球化成为一种新的模式,肯定会推动中国企业未来的国际化。”赵东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