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警惕突击放贷会噎着实体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4:06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热话题

  11月前28天,四大行新增贷款一直徘徊在1000亿-1400亿之间。当市场普遍预期新增贷款将出现环比下降时,四大行却在最后两天来了一个出其不意,最后两日,四大行新增贷款700亿左右。

  四大行这么做,理由似乎很“充分”。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为“抗通胀”,因此货币政策适当进行了收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也日渐凸显。而在最近一段时间,CPI也逐渐趋于稳定并有所回落。在专家呼吁、高层不断释放政策将要“微调”之时,银行似乎有了为自己辩护的借口。

  可是,银行急于放贷,有自己的“小算盘”:从去年年底开始,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压力和内部信贷资金紧张等因素使得银行的信贷投放一直处于“趋紧”的状态。利息差是大型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为完成全年效益指标,憋了10个月的商业银行年底自然生出“突击放贷”的冲动。

  更让人担心的是,“突击放贷”都放给谁了?信贷投放如同吃饭,过快过多会噎着,过少则会“营养不良”。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它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地来吸收流出的资金,如今这样的“突击放贷”,实体经济显然无法消化和吸纳。如果实体经济被“噎着”了,那么这些贷款则可能流入到投机炒作领域,尤其是“渴”得要命的房地产行业,助长其资产泡沫,甚至制造金融风险。

  显然,“突击放贷”对银行而言危害性极大,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悄然滋生不良贷款。但为何银行依然乐此不疲?

  银行突击放贷确有获利的考虑,但更大程度上是为完成考核或追求存贷款指标系统内排名,这直接关系到相关负责人的升迁与否。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一些部门、一些机构还是没有改变“数字迷恋”式的考核方式和奖励办法。(郭有信)

  (以上所有文章和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