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生存权是第一企业权 尊重但不能盲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8:34 来源: 《中外管理》

  生存权,是第一企业权

  文 / 张世贤

  马云最新的一条微博(http://weibo.com)是这样写的:我朋友遇事总去大庙求菩萨。我劝他:1.刮风下雨天去——人少,菩萨有空和你私聊;2.去小庙破庙——那里的菩萨行政级别相同且更乐于助人;3.真心默念“菩萨,求您的人太多,别太忙。怎么开心怎么来,您快乐我才快乐”,只字别提自己。

  在资本市场上,谁是你的“菩萨”呢?答案显然应该是投资者。所以客观的事实是,一旦进入资本市场,企业家们就要将“投资者快乐我才快乐”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投资者快乐”是前提和根本,听起来有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

  如此一来,分析马云与雅虎、软银之间的关于支付宝的这段纷争是否有悖于契约精神,就很简单了,只需要知道新三方协议,能否给雅虎与软银带来“快乐”即可。

  不仅仅是数字游戏

  2005年,雅虎只以10亿美元及雅虎中国的资产,就换来了阿里巴巴39%的股权。马云于2011年年初曾向雅虎提出新一轮收购方案,但遭后者两度拒绝。在新一轮收购方案中,马云提出以35亿美元的价格,回购雅虎手中15%的阿里巴巴股权。依据这一流产的交易报价,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估值大约在235亿美元左右。向雅虎支付的35亿美元中,包括接近24亿美元的现金,以及由马云及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名下所持1.2亿股阿里巴巴集团股权(估值约为10.65亿美元)抵押担保所获得的11.5亿美元贷款。

  仅用5年多的时间,就能够实现近10倍的收益,对于雅虎来说显然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但为什么雅虎却依然显得不快乐,要就这个问题与马云“纠结”了数月之久呢?

  关于投资收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对于雅虎而言,阿里巴巴与支付宝已经成为其在亚洲“惟一有价值”的投资产业,甚至希望其能够在雅虎全球增长衰退之际,为公司带来大幅度的业务提升与业绩增长。这样一来,显然美元账户上数字的变化就不可能满足雅虎董事会的野心。

  尊重,但不能盲从

  从这个角度来看,被公认的“受害者”雅虎也就不太值得同情了。投资的本质在于取得合理收益,但绝没有理由让被投资方替自己解决“家事”。阿里巴巴虽然处于上升期,但恐怕还没有实力以一己之力挽救雅虎在全球的颓势,更何况在此之前,马云还面临着来自中国政府的大限掣肘。

  所有企业的资本运作行为,都是建立在企业生存与发展基础之上。所谓契约精神,在商业领域同样是以满意的回报为前提。当企业面临生死抉择之时,选择生存是企业的天然权利,对于投资者的尊重,不代表被投资者就完全丧失独立自主性而去盲从。

  对马云诚信的质疑声虽非无风起浪,但也确实有待商榷。中国企业界这些年来由于根基未定、信仰缺失,而对于诚信的渴求与对华尔街的膜拜可以理解,但也绝不能因噎废食,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而进行“自杀式”的运营。马云能够在面对若干中国式的问题时,选择中国式的解决方式规避风险、回报股东、铺平发展之路,已经是善莫大焉。管理

  (本文作者系香港布雷斯投资银行董事长)

  责任编辑:诸葛晓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