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何清华:手持教鞭定山河 产业报国写春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23:43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2011年10月19日,北京中国大饭店,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在这里盛大开幕。

  在当日发榜的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榜单上,山河智能首次名列榜单,跻身全球50强,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站在了同一领奖台上,并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湘军三巨头”。

  一向以温和儒雅、睿智博学著称的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席何清华就这样走进了记者的视线。

  手持教鞭定山河

  今年65岁的何清华为人十分低调,这也许和他做学问出身有关。而他的企业也和他的为人一样,在默默无闻中悄然崛起。

  何清华1965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长沙一中毕业。但是因为海外关系,他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此后,他在农场当过知青、生产队长,又在长沙客车厂当过车工。然而只有中学学历的何清华,却在1980年凭着实力考取了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研究生,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先后于1988年、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在校任教和办企业期间,他先后获国家专利16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协会等奖励30余项。可以说,何清华在技术上有绝对的实力,这也成了他在日后企业经营中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从1984年到1995年,何清华和他的学生在国内一些企业开展厂校联合,在当时装备制造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推广了不少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如何为中国的装备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何清华日夜思考的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萌发了自己办实体公司的念头。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只是想把成果更好地转变为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建设。”正是这个动因,1999年8月,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在长沙诞生,何清华任董事长。当时,何清华手里只有技术,没有一分钱资金。幸亏他在从事科研时就与许多客户有了良好的合作,这些客户订货时主动将50万元预付款打了过来,这50万元预付款就成了山河智能的启动资金。

  1999年,山河智能研制出第一台静力压桩机,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年机械行业最高奖项)。以此为起点,山河智能走上了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在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因其很高的技术含量而被称为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世界各大工程机械企业主要以挖掘机产销量决定其在业内的地位。从1994年开始,世界著名的挖掘机制造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到2002年,外资品牌挖掘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超过90%。何清华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中国不开发出自主品牌的挖掘机,其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通过对日本、欧洲、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市场分析,何清华认为,小型挖掘机凭借其便利和多功能等特性,将在我国市政、园林等很多小型工程中广泛应用,年均市场需求增长率将在60%以上。2002年,何清华果断引进长沙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开始研发、生产正处于市场初升期的小型液压挖掘机。

  何清华的判断很快得到验证:到2005年,中国小型挖掘机的销售量同比增幅高达85%,多年前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逐渐进入维护保养期,小型的土方工程施工越来越多。山河智能自主研发的系列小型挖掘机快速打开市场销路,并很快与广西玉柴、江西南特并称为中国小挖“三大劲旅”。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何清华凭借在工程机械行业多年的研究,敏锐意识到煤机装备的市场前景,迅速对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决定切入煤机领域。2009年3月,总投资20亿元的安徽山河矿业装备产业园正式奠基开工建设,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

  如今,经过12年的快速发展,山河智能已成为一家以工程机械为主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企业集团。其产品涉足大型桩工机械、全系列挖掘机、现代凿岩设备、工业车辆、矿业装备、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液压元器件、军用工程机械和通用航空设备等十多个领域,并已批量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资本市场长袖善舞

  2006年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发布审核公告称,山河智能首发(IPO)获得通过。公告发布那一天,何清华在他的众多学生面前,显得万分激动。

  2006年12月22日,山河智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320万股,发行价每股10.00元,市盈率16.39倍,融资3.3亿元人民币。网上发行时,山河智能获得490倍超额认购,上市当天便收于27.07元,较发行价大涨170%。融资到位后,山河智能扩建了产业园,并通过技术改造将挖掘机产能提高到3000台以上。

  自从成功登陆中小板,山河智能就迅速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类似奇迹更是不断上演:公司股票获得二级市场投资者青睐,股价一飞冲天,一度飙上百元大关;市值在短短时间内迅速攀升;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几乎被机构投资者悉数占去;上市半年即跻身“2006年度上市公司百强”,并位列“中小板30强第12名”,创造出国内资本市场的奇迹。

  2008年1月9日,当A股大部分投资者关注上证综指逐步走出盘升格局时,深市上市公司山河智能的中小股东们却在井然有序地申购新股。当日,山河智能停牌,以54.62元发行价公开增发新股,增发总量不超过915万股。此次公开增发为山河智能融资近5亿元。新募资金主要用于小型工程机械增产5000台重大技改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小型工程机械5000台套的生产能力,正常年销售收入为12.3亿元,达产年利润总额1.89亿元。

  2011年11月30日,因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于11月28日停牌的山河智能再次公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0.66元/股定向增发新股,增发总量不超过8500万股。新募资金近12亿元,将用于“大型桩工机械重大技术改造”和“中大型挖掘机重大技术改造”两个项目,还有一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此次募投项目实施将成为山河智能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契机。

  据悉,大型桩工机械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25亿元,建设期3年,项目完工后将实现大型桩工机械1160台产能,其中新增产能500台。预计达产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净利润1.19亿元。中大型挖掘机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7.67亿元,建设期3年,计划于2015年全面达产,项目完工后将实现中大型挖掘机4100台产能,其中新增产能3500台。预计达产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4.23亿元、净利润2.9亿元。

  何清华坦言,自己以前是股盲,对资本市场一窍不通,对企业上市融资也是懵懵懂懂。但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和市场不断扩大,产能扩张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资金需求的膨胀也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今经过12年的风雨洗礼,何清华在资本市场已可谓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从1999年创业之初的50万元预付款起步,到2010年,山河智能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8亿元、净利润超过2亿元、公司市值达到55亿元,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领域高速成长的“财富神话”。

  “爆发式增长,近乎于核裂变的方式;过去是以这种方式增长,未来几年还将以这种方式增长”———这是国内众多基金公司与机构投资者对山河智能成长历程作出的评价。

  产业报国写春秋

  在山河智能,员工们都称呼何清华为“何老师”,而这也正是他最喜欢别人称呼他的方式。从公司到学校,上上下下都这样喊他。或许对他来说,为师是一种更为轻松和亲切的角色。

  何清华衣着简单朴素,只要进厂就是和员工一样的蓝色褂子。只要没有出差,何清华几乎每天都会把公司的生产车间巡视一遍。山河智能的车间走一圈要十几分钟。而像这样大的车间光山河智能第一产业园就有3个。“他走起路来特别快,我们这些年轻人跟在一起都要跑呢。”助理李君一直很钦佩何老师的体力和工作狂精神。

  年过花甲的何清华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10多岁。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是个工作狂,工作几乎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至今,他还像创业初期一样拼命:每天凌晨1点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工作;不停地出差、开会、出国考察。

  而在经营山河智能的同时,何清华每年还要带6个博士研究生。他的手机永远处在开机状态,随时待命。即使出国在外,时差也不能影响他的工作。如此大的工作强度和密度,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来说,简直让人惊讶和不可思议。

  然而,何清华却说,人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觉得苦和累,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是传道授业和产业报国。作为山河智能的技术与管理核心,何清华在公司治理与协调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调控能力。他严于侓已,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要有“十字”素养: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件事,不偏听偏信;廉洁——始终恪守收获来源于诚实劳动;勤奋——把工作融入骨髓,不断提升自己;激情——对员工的关爱、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大度——胸怀宽广。

  作为产值已逾50亿元的山河智能装备集团董事局主席,何清华表现出的淡泊与平静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他常说:“以我这样的年纪,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现在的一切都不算什么。”

  如今的何清华偶尔会讲起他当年那辆破旧不堪、却许多年都舍不得丢弃的自行车,骑起来一家4口都可以坐在上面;偶尔也会讲起当年家境清贫时,自己常常从车间发的擦机布中找出被人丢掉、但成色不错的旧衣服,拿回家洗干净后再接着穿。

  当然,何清华回忆最多的还是他的小女儿。备考研究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儿病重,何清华三天两头跑医院,但最终4岁多的小女儿还是因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在手术台上离他而去。

  何清华说,女儿离世是他一生最遗憾的事,如果当时的医疗条件好一些,也许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记得手术前一天,她就跟她妈妈说不要做手术,做手术她会死掉的。她才4岁多,真的很聪明,比他哥哥还要聪明。”褪去成功企业家的光环后,回首往事的何清华回归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老人。

  而对于行业遇到的“冬天”,何清华则坦然面对。他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市场的冷清,会冷静我们的头脑、带走我们的浮躁、淡定我们的心态、健康我们的身体。”因此,他呼吁:“我们技术要更创新一些,产品要更绿色一些,资源占用要更少一些,心态要更淡定一些。”惟有此,行业才会更加健康理性的发展,我们才会迎来真正的辉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