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疯狂的渣土车 莽撞的社会运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1:12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单士兵

  最近渣土车肇事在西安集中发生,从12月2日起,短短4天,这座城市就有3起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致人死亡事故。躺在车轮下血泊中的,有小女孩,也有老太太。盘点发现,今年西安竟然已有51人因渣土车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遇难。一时间,渣土车作为“马路杀手”恐怖面目被充分展示,西安市副市长钱引安也站出来,表示“深感有愧”。

  今年,温州动车事故,让人死在冰冷的铁轨之下,全社会一片哀恸;甘肃正宁校车事故,让孩子死在超载校车的车厢之中,人们一片激愤。必须承认,此前一个接着一个躺在渣土车轮下的冤魂,却并没有引起一种足够强大的舆论风暴,来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求彻底解决。试想,仅仅在西安不到一年就造成51人死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又还会有多少生命倒在渣土车下?难道因为渣土车肇事形态不是“群体性死亡”,就对同样关天的人命丧失安之若素吗?

  或许也正是因为渣土车肇事不独疯狂在西安,也不独惨烈在今年,长期以来在渣土车下面零零散散丧生的生命,也渐然麻木了很多人的眼睛,让人们轻忽了这种社会不应承受之重,也使监管不力的漏洞越拖越大。

  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动车、校车、渣土车,尽管下面滚动的车轮不一样,但不管是丢命,还是夺命,轮子下面沾着的土壤,却是有着共同成分的,那就是包裹在各种复杂力量中的利益驱动。对于渣土车司机来说,他们让庞大的身躯在城市拥挤的街道上疯狂奔跑,主要就是捞取更多利益。“拉土清理”效率高了,超载“卖土”分量多了,这些司机收入自然也就多了。当“多拉快跑”成为渣土车司机的最大利好,拓宽思维来看,这种情形其实不就与动车快跑、校车超载的背后动因极其相似吗?

  事实上,在“渣土经济”的背后,也有一根坚实利益链条。平时对渣土车的以罚代管,只是让渣土车司机支付较低的成本代价,根本就不具备约束力,甚至还会让渣土车司机和偏好“执法经济”的权力形成默契。而且,对一些司机来说,出了事由保险公司埋单,带血的钞票已经难以撼动他们良心。更重要的是,在渣土车“多拉快跑”的背后,还有城市建设马不停蹄热火朝天的时代大背景。这里面并不只是开发商拼命逐利快速求财,一些地方政府打造政绩形象更是强调“快速”与“高效”。顺着这样的轨迹慢慢触摸下去,就会发现,“渣土车”疯狂夺命,竟然也会与享受着权力与资本隐性庇护下的“特权车”很相似。

  酒驾曾经是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杀手,现实表明,在制度完善与严格执行的背景下,相对隐蔽的酒驾都是可以得到很好治理的。而庞然大物公然横行的渣土车长期难以治理,这种怪异现象,足以说明,治理渣土车,根本不存在着什么技术难题,而是缺少相关公共管理的决心,缺乏应有的执行力。事实上,在西安,以前也曾集中整治过渣土车,明确过相关责任人,完善过相关制度,甚至还为渣土车加装醒目的顶灯以及便于监督的GPS。问题是,这一切,最后都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慢慢消解,没能得到充分的执行。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人们渴望中国能够慢下来;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发生后,人们也希望社会能够不要负重而行。太快太重,就容易产生一种无法抑止的惯性,制造出猛撞的社会生态,产生很多现实悲剧。现在,又快又重的渣土车依然横行不止,给公众心中留下一块安全阴影,这种情形,本身就极大地有损政府公信力。从这个意义讲,西安渣土车肇事,应该成为一面镜子,让所有城市管理者都好好比照一下,自己那里是不是真的就是一片安全的乐土。

  又快又重的渣土车成为都市里脱缰的野马,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怪异聚焦。追求速度,未必都是好东西;重量压力,很多时候甚至根本就不是东西。一种莽撞而又沉重的社会运行,是极其可怕危险的,现在必须痛下决心来进行及时遏制,否则的话,人们随时都会被这种又快又重的力量裹挟,被扔到某一个危险地带。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