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央行意在合理调剂流动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2:36 来源: 金融时报

  高国华

  记者高国华本周四,央行在例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发行了60亿元3个月期央票,中标利率持平于3.1618%。同时,央行还开展了91天正回购操作,交易量300亿元,中标利率3.16%。这样,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达1360亿元。由于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350亿元,这意味着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达1010亿元,为2011年4月4日以来单周最大净回笼量。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本周一是央行年内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日,约有近4000亿元的资金被释放。在目前政策信号处于敏感时期,央行在政策工具运用上的一放一收以及各期限央票发行利率的稳定不免引来市场各方的关注和猜测。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此举旨在对冲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所释放的流动性,降低市场流动性的波动。12月份以来,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以及年底大规模财政存款的释放,市场资金面重现宽松态势,货币市场利率也持续走低。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释放的货币规模较大,因此央行本周适当将两种货币工具相互使用进行对冲,通过一放一收对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进行微调。

  “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的加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期资金面恢复宽松,央行有意调控市场流动性,同时机构需求增加也是央票发行量增加的原因。”有专家表示。

  众所周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直被市场看做是政策变动的风向标,通过央票发行量以及结果的变化,可以判断央行在利率和数量工具上的取舍以及调控的力度等等。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1年期央票。本周二发行的500亿元1年期央票收益率连续第三周持平于3.4875%,同时进行的5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持稳在2.80%。同样,周四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发行的央票和正回购利率继续与前期持平,明显体现出央行维稳利率的预期。

  “1年期央票利率持平确实出乎市场预料,毕竟目前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高达10个基点,理论上央行应该顺势下调1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看来央行还是在坚持维稳。当然此举也令市场期待中的降息预期骤然降温。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冲抵了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市场预期,明确向市场表明了政策的微调立场。”有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说。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一旦被视为货币政策风向标的1年期央票利率下调,将给市场带来强烈的降息预期,令本已高涨的做多情绪继续发酵,使得流动性进入极度宽松的格局,而央行或许并不希望资金利率过低。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短期释放的流动性较多,央行有意在前期发行利率的水平上敞开供给央票,希望能借助市场化的手段,让银行间体系内的流动性自动回复到合理适度的水平。来自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显示,11月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货币市场利率从月初的高位运行到逐渐走低,加之CPI等宏观经济数据的回落,使得债券市场收益率一路振荡下行。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政策性银行债、企业债(AAA)和中短期票据(AAA)各关键期限点收益率较上月末分别平均下行32.21个基点、22.13个基点、23.44个基点和24.25个基点。

  范为认为,在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在当前市场政策放松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央票发行利率的持稳和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的加大,充分体现出央行稳定市场预期,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意图。还有分析师认为,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揭开了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序幕,但央行力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平抑市场过度的宽松预期,传递微调信号。

  不仅如此,央行还在周四的公开市场操作中重启了91天正回购操作。对此市场普遍认为,91天正回购的恢复则是为了将多余的流动性平滑到明年一季度,达到调控流动性的目的,显示央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政策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及合理平滑到期资金量的引导意图。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明年上半年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适当回笼资金,因为明年整年公开市场到期央票1万亿元,与今年5万亿元到6万亿元的规模相比差距很大,利用公开市场操作长短期工具结合,可以将资金平滑移动到明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的波动,为明年资金布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