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周国内稻米期货市场触底回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8:09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郑州12月12日电(记者穆晓莉)记者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了解到,上周(12月5日-12月9日)国内稻谷收购价格有所回落,主销区大米批发价格维持稳定。中晚籼稻收购增速渐近高峰;东北粳稻收购市场活跃度略有提高,但整体进度仍然较慢。郑商所早籼稻期货上周继续上涨,短期反转态势确立。

  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发布2011年粮食产量。初步统计,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078 万吨,比去年增产503万吨,增长2.6%。由于早稻较去年增产143 万吨,而机构预计粳稻增产500万吨,照此计算,中晚籼稻减产近140万吨,这也是中晚籼稻今年价格稳步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国粮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 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中晚籼稻1412.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681.7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8%,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湖北地区的三等普通中籼稻收购价为1.31元/斤左右,优质稻收购价为1.38元/斤左右,较今年最高价位下跌了近5分/斤。中晚籼稻总产量减少,优质稻比例较去年提高10%,轮换补库用普通稻粮源不足。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部分粮库收购的轮换粮中,普通稻所占比例约为30%,优质稻比例高达70%(收购标准一般控制在水分14-15%、杂质1-2%,出糙率75%),这种现象在当地较为普遍。笔者此前观点认为,“市场在经历了普通稻的火热行情后,热点将转向优质稻”,目前看优质稻主导市场的行情仍将继续。由于南方主销区,优质籼米对粳米有较强的替代作用,优质籼稻价格下行的空间并不大。优质稻水分偏高,不易保存,入夏后易霉变,收购单位需要注意配套措施的准备工作。而优质稻储备所配套的政策调整,特别是轮换周期和仓储费补贴的调整,将从长期影响市场的运行。

  据国粮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 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粳稻655.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87.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4%。虽然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仍然偏低,但是已经超过08,09年的同期水平,特别是国企收购量占总收购量的数据环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11月20日的36%迅速上升到目前的44%,主要原因在于11月末开始的国家补库收购,受其影响,东北粳稻市场购销活跃度开始提升。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信息显示,黑龙江国有粮库开始入市收购水稻,同时北大荒集团在建三江、佳木斯地区日收购总量超过1万吨,益海、东方等大型企业也陆续入市收购。目前,哈尔滨地区长粒水稻收购价为1.45元/斤,建三江地区圆粒水稻收购价为1.30元/斤,企业收购对质量要求严格,执行标准为超一个水分扣56元/吨,超一个杂质扣42元/吨。笔者认为国家补库对粳稻市场的提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所面临的企业库存较高、新季稻谷品质较低、总产量大和终端需求疲软的利空因素仍然存在,后期如果没有临储政策出台,收购价格或将继续走低。

  综上所述,中晚籼稻市场已经转为优质稻的收购活动,价格将在轮换补库的需求下保持坚挺;东北粳稻市场在国家补库收购的刺激下,购销活跃度将继续有所提升,但是在诸多利空因素的作用下,价格仍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郑商所早稻1205合约上周再度上涨1.23%,收于2475元/吨,触底回升走势确立。短线由于接近2500元的强压力,需规避回调风险。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