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佛慈制药卖土地也算业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00:48 来源: 法治周末

  "最失意IPO"变身"最执著IPO",佛慈制药奔走18年后终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但是否能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还得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

  法治周末记者 马树娟

  12月13日,二次过会成功的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佛慈制药)开始了申购,可以说在“一波五折”的上市路上奔走了18年后,佛慈制药终于修成正果,站在深圳中小板的门槛上了。“最失意

  IPO样本”也因上市成功转身成为“最执著IPO”。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早在1993年,佛慈制药即已提出了初步改制方案,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拓展融资之路。在过去的18年里,佛慈曾多次试图进入资本市场,均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搭乘资本市场快车的机缘。

  2007年7月,佛慈制药启动(IPO)股票首发上市工作。2008年7月,公司向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并获受理。然而时机不巧,在金融危机的重重阴霾下,国内IPO市场暂停启动。

  转机在2009年7月出现。随着国内IPO市场重启,佛慈制药再次谋求上市。但2010年3月过会时却被发审委否定。一年后,卷土重来的佛慈制药做了精心的准备,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终获通过。

  尽管即将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但是媒体及业界对其业绩高速增长和其盈利能力的质疑并没有停止。

  真实盈利能力遭质疑

  作为中药工业50强企业,佛慈制药有着辉煌的过去,其品牌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迄今为止已有80余年的历史,而且,“佛慈”品牌还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其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不过,在我国当前的审核制度下,一家企业要想成功上市,除了响亮的名头和招牌,靓丽的业绩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查阅佛慈制药的招股说明书,其业绩堪称靓丽:2008年、2009年、2010年佛慈制药的利润总额分别为2620.67万元、4060.51万元、5570.89万元,增速分别为:54.94%、37.2%,可谓喜人。

  但是,如此靓丽的业绩并非全为产品销售所得,其中公司两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功不可没。

  2009年,佛慈制药将位于兰州市雁滩高新开发区的闲置土地使用权转让,形成转让收益1229.16万元;2010年,佛慈制药又将公司上海经销部位于上海市闸北区场中路1960弄1号的土地使用权及房产进行了处置,获益2196.06万元。

  上述两次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无疑为公司的经营业绩增添了光彩。两次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获利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30.06%、43.16%。

  虽然佛慈制药表示,上述两块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均系公司配合政府规划需要而作出,但一位会计从业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处置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其获利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为了考量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公允地反映其成长性,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还需将这部分收益扣除。

  而扣除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房产等非经常性损益后,佛慈制药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分别为2494.81万元、2706.71万元、3166.3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8.49%、16.98%。显然,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佛慈制药的利润并无明显增长,远不及最初那般靓丽了。

  高毛利率疑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报告期内,佛慈制药的营业收入增长缓慢,但是其净利润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除了转让土地使用权这一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外,佛慈制药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公司的高毛利率。

  佛慈制药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佛慈制药的毛利率分别为40%、38%、36%,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同期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4%、35%、34%,佛慈制药的表现显然更为出众。其中,其主打产品“六味地黄丸”的毛利率更是贡献颇多。报告期内,“六味地黄丸”的毛利率分别为:53.8%、55.81%、53.19%,在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佛慈制药的“六味地黄丸”的毛利率反而继续上涨到53.59%。对此,佛慈制药将其归结为“佛慈”的良好口碑和广泛的市场认同度,以及由此获得的较强定价权。

  不过,《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后发现,事实可能同佛慈的声明有一定的距离。

  由于地处甘肃,佛慈制药的市场覆盖区域主要为西北地区,该地区的销售额占公司营业额比重的70%左右。在全国市场上,佛慈制药则要面临北京同仁堂和湖南九芝堂、江西汇仁等多个劲敌,其定价权运作的空间并不大。

  以其主导的浓缩丸系列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上生产六味地黄丸的药企达百余家。随着佛慈制药产能的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佛慈制药浓缩丸产销率逐年下降。目前,佛慈制药浓缩丸年产能由2007年的53.35亿粒提升至65亿粒,产销率却由2007年的102.21%下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97.41%。与此同时,虽然浓缩丸产品销售额逐年增加,但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却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98.33%,逐步下滑至2009年的84.67%。

  自2009年开始,国内中药材原材料的价格节节攀升。但受制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自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政策,佛慈制药还在2009年调低了部分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

  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依旧保持了上涨势头。佛慈制药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在公司所生产的17种药的主要原材料中,有16种药材出现上涨,其中采购量排名前三的山药、地黄、白术的采购价涨幅分别为1.32%、22.02%、35.83%。

  尽管,中药材价格涨势依旧,但佛慈制药主要产品的售价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上调。公司生产的17种药品中,有7种药品价格的上调幅度不超过5%。以其具有较强定价权、占销售收入35.67%的六味地黄丸为例,售价从2010年的8.20元/公斤上涨到今年上半年的8.21元/公斤,涨幅仅为0.12%。

  “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和产品价格上调幅度不大,甚至有些产品还在降价的情况下,其毛利率还能保持较高的水平,甚至有的产品毛利率还能不降反升,这有些反常。好在从下半年开始,中药材的价格开始大跌,这对佛慈制药和整个医药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业人士如此评述。

  广告屡次违规成诚信污点

  佛慈制药此次拟发行2020万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扩大浓缩丸生产规模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45亿元。佛慈制药预计,项目建成后,浓缩丸总产能将增加至120亿粒,新增产能55亿粒。

  不过,业界也对其产能的消化能力表示出了一定质疑。一直以来,佛慈制药都在为扩大出口份额,获得欧盟传统草药注册做着准备,也大有将公司打造成中药进军欧盟第一股的气势,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浓缩当归丸”能否顺利获得欧盟注册还具有不确定性,欧盟市场对于新增产能的消化作用还有待检验。

  而不断下降的产销率也开始困扰着佛慈制药,为了能在市场营销上有所突破,佛慈制药在广告推广上不遗余力,不过其在部分媒体上刊登的广告屡屡因违规而遭受地方药监部门的清理。

  佛慈制药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甘肃省药监部门指出,佛慈制药在为其名下“定眩丸”做广告宣传时,与甘肃省药监局批准的广告内容不符,甘肃药监局随后出具了《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决定书》,撤销公司“定眩丸”广告文号。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佛慈制药在广告宣传存在违规的情形还发生在吉林、福建、山西等地。

  这些违规广告的发布不仅影响了佛慈制药作为老字号的企业形象,还给公司的销售带来了麻烦。如四川省药监局一度暂停佛慈制药生产的“调胃丹”在四川的销售,直到公司在当地媒体发布更正启事后,暂停销售才得以解除。

  来源:[法治周末]责任编辑:[李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