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宁渠道"越走越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08: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东盟博览会既是经贸盛会,又不仅仅限于经贸的内容,它承载着多领域合作的使命,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条促进中国与东盟各领域交流的“南宁渠道”。

  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保持“展会结合”特色,举办会议和交流活动14个,特别是增加了更多的社会人文领域的会议和交流活动,促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环保部围绕博览会重点主题“环保合作”,主办了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论坛;其他有关部委围绕质检、金融、太阳能、药品安全、智库、人口与家庭发展、文化产业论坛、出版、森林、物流等领域,举办了相关会议和交流活动。

  博览会框架下的各种论坛通过了一系列以南宁命名的会议文件,使中国—东盟合作“南宁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意味着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沟通交流、共谋发展的重要渠道制度化、常态化。中国和东盟国家部长级官员、企业家、银行家、专家学者等出席了系列会议和活动,围绕各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对话,形成了一批务实成果。例如,环保论坛启动了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质检论坛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国—东盟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的《南宁联合声明》,出版论坛达成《南宁共识》等。

  会期,各场会议和交流活动规格高,成果务实。金融论坛围绕金融及财政合作,在区域内货币结算、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金融合作发展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中国—东盟电信高峰论坛宣示了中国第四个国际网络出入口的建立,对于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具有重要作用。论坛还举行了中国联通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中国联通南宁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中国联通东盟国际漫游创新平台等项目启用仪式。中国联通将在3年内投资5亿元在广西南宁建设中国第四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并配套投资30亿元,建设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中心、国际互联网数据储存中心、国际云计算中心及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

  主题内容不断拓展深化的各场会议和交流活动,带动形成了一系列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例如,在本届博览会开幕式上揭牌的“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心”,是由温家宝总理亲自倡议建立的,目前已在广西落户,即将投入使用。它是中国—东盟20年对话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少年合作交流提供了具体平台和场所,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少年间的合作交流。

  启动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

  10月22日,在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论坛上,中国和东盟各国官员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将围绕双方环保合作的优先领域和双方沟通关注的一些话题,在中国和东盟选择一批绿色使者。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首次以“环保合作”为重点主题。举办本次环保论坛,既是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环境保护对话与合作的有关倡议,推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举措。

  今年5月,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了双方推动环保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桥梁。目前,以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为平台和支撑,双方在环保领域的政策能源建设方面的合作发展顺利。

  中国—东盟TBT合作部长级磋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10月22日,会期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东盟TBT合作部长会议,围绕“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主题,深入讨论了各国在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特别就加强中国—东盟在该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和应该共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即《南宁联合声明》。会议同意在中国—东盟《关于加强在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协商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共同制定和实施定期行动计划。本次会议审议批准了《TBT备忘录执行计划2012-2013》,明确了今后两年在信息通报、人员互访、合作研究、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主要目标和完成时限。

  此次会议在中国—东盟TBT合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东盟TBT合作部长级磋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这将有力地推进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在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领域制度化合作,加强双边贸易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共同保护本地区消费者安全,同时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和贸易顺利发展,丰富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金融合作更加注重务实性和服务性

  ——会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往届论坛基础上内容设置更加注重务实性和服务性。论坛设定的主题是“务实与创新,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合作及财政合作”,紧密围绕区域内货币结算、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调控、金融财政合作与发展等问题,分设多个议题进行研讨,其中包括“中国—东盟经济技术合作的金融与财政支持”、“区域内货币结算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及财务合作”、“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融资上市与区域多元化资本市场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服务支撑”等。通过金融高层沟通,推进双方达成深入共识。

  会期还举办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支撑平台,如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交流洽谈会、企业股权(债券)投融资交易会、投融资项目对接会等,强化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其中,投融资项目对接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专题的重要内容,国内各省区市和东盟各国政府、商协会、专业机构等组织了股(债)权投资、工程承包、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环保、高新技术、服务贸易等多个高端商务领域的投引资方约400人参会。新加坡新展银行、欧洲EFIC投资基金、意大利力富利股份有限公司、马航货运等100多家实力雄厚的对外投资企业、股(债)权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东盟、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企业及项目参会。

  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中,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合作始终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高尔夫球精英赛、“网球之友”联谊活动、中国—东盟媒体汽车拉力赛、国际商务书画展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使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亮点纷呈。

  首次在广西亮相的2011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分外吸引众人眼球,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1万多种东盟原版图书和国内精品图书汇聚南宁,来自东盟10国的出版界官员、出版发行协会和出版公司的代表,与我国11家中央和地方出版集团、5家数字出版企业共聚一堂,就加强出版交流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达成有关中国与东盟图书出版界交流合作的《南宁共识》。

  10月19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举行。今年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升格为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字号文化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博物馆运营管理与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论坛研讨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全球化、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博物馆运营管理”和“促进国际间博物馆合作交流”等内容。创办于2006年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每年邀请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学者、文化官员和企业家聚焦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合作项目。以此为平台,中国与东盟相继签署了《南宁宣言》、《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等三个对中国和东盟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文件,为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加强对东盟文化交流工作合作,广西制定了《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应运而生。建立“中国广西—东盟文博交流合作基地”,定期举办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轮办东盟国家文物展等。实施“彩虹之光”艺术教育拓展演出、“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传媒)人才培养基地”,签署《中国广西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电视节目交流协议》等。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