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孙骁骥:解振华发怒:“技术犯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06:44 来源: 时代周报

  孙骁骥

  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最后全体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一番慷慨激昂的即席发言,为国内外媒体所关注,也引起了一番争议。

  解团长在发言中怒斥“某些西方国家”在节能减排上没有兑现承诺,以至于国际减排一事迟迟未见成效。这一番话其实不无道理。《京都议定书》所构建的碳排放交易框架,将单纯的环保议题变为复杂的政治经济交易,由于牵涉到各国实际利益,自然长期扯皮不止。而所谓的“不兑现承诺”也是国家利益驱使,正因此,才需要开会商讨。

  不过,再细看他接下来的发言内容,却似有些走板。解团长接着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给我讲道理?”说这段话时,眉宇间颇含怒气,大有领导训斥下属的做派。

  坦白讲,“发展”、“贫困”、“环境”,都属当下的社会热点。作为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能在调控楼市和物价之外考虑到这些议题,我等小百姓闻后当然十分欣慰。但如果说“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这句话就实在难以让人苟同。

  当然,节能减排单纯从数据来看可以称得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据日前发布的《2011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最高点2004年的1.6已经降至2010年的0.57,已经成为“全球低碳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包括笔者在内寓居北京的人都明显感受到,目前首都的空气质量可以说十分令人担忧。或许碳排放指数的确通过拉闸限电等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手段实现了下降,但对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居民而言,有毒气体的排放似乎不减反增。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监管,难道不是政府“该做的”诸多事情之一?这番话,并非牢骚,而是想指出,解振华的发言本身就没有建立在所谓“兑现承诺”的基础上,不是兑现国际的承诺,而是兑现对国内千万纳税人的承诺。因此,解团长发言的前提首先就有问题。

  另外,这段话在逻辑上也有让人不解之处:中国作为世界的“后发”国家,是否先天就在排污方面占有道德优势呢?或者说,是否我们就理所应当为总体的“发展”而罔顾对环境和人的健康的保护?在旷日持久的气候谈判中,中国一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尤其强调中国与他国的“区别”,或者说,承认能源消耗型的GDP增长优先于环境保护和人的普遍幸福。显然,它的代价便是环境和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其带来的只是纯经济数据上的增长,并不是真正的发展。由这个并不站得住脚的理由最后推导出了“你们有什么资格讲道理”这简单粗暴的结论,意思无非是说:没有必要再讲道理。于是,讨论的空间与可能性被彻底堵死,甚至连这次气候会议召开的必要性也给一语否定了。

  记得英国17世纪的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理由也就是因为他认为别人都不配和他讲道理。至于查理一世的下场,无须赘言。这种“无须讲道理”的逻辑,恰恰是真理的最大敌人。

  美国的中学教材里有一本书,叫《罗伯特议事规则》,内容旨在教导美国青年人,辩论的规则到底是什么,它和谩骂的界限在何处。其中有一条规则是,辩论必须以逻辑和事实为基准,通过语言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直至这个观点上升为会议的总体意志。在这个过程中,辩驳和诘难是必不可少的。议事的真谛,也尽在这辩驳和诘难的过程当中。解振华的发言,国内居然有媒体拍手叫好,则无疑是将吵架和辩论混为一谈。

  众所周知,表达异议有许多方法,如果是在谈判桌上,则无一例外要通过辩论来讲理,所谓的“理”也就是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表达。同样是在联大会议,赫鲁晓夫当年一言不发,兀自拿着皮鞋敲桌子,这并非讲道理。卡扎菲滔滔不绝,不给别人插嘴机会,同样不是讲道理。而用一个逻辑上很拧巴的“道理”来堵他人的嘴,实际上也谈不上讲道理,也和“议事”、“辩论”的概念不挨边,真是外交上令人难堪的技术犯规。

  作者系媒体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