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观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06:47 来源: 时代周报

  叶檀

  《热钱走了,没什么了不起》

  →12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

  此次热钱出走,是中国资产品价格迟迟起不来,而政府抑制房地产快速上升的决心没有动摇,继续留在中国,无利可图。而美元指数处于78左右的位置,相比其他货币处于高位,此时以美元的形式进入资金匮乏的新兴市场,是另一套利渠道。如果欧美经济情况好转,可以采取高息政策,那么资金的转换将是长期的,但目前欧美自顾不暇,美国采取扭转操作将长期利率压制在低位,而欧元区今年以来已经两次降息。全球经济比的是谁更丑,从债务来看,显然是发达国家更加糟糕。

  韦森

  《警惕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金融风险》

  →12月14日《财经》

  目前我们所要真正担心的是,2008年之后,这一波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铁、公、基”建设投资所推动的,而“铁公基”的投资,主要是由各级政府和国有部门的贷款所支撑。一些巨大项目的贷款还不起了,资不抵债,信贷泡沫就会戳破,金融系统就会出问题。这就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和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样,金融系统会突然断裂,最后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

  育川

  《人民币:可升亦可降》

  →12月14日《金融时报》中文

  尽管全球经济有所恶化,但说起来有点悖理的是,就建设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而言,当前的形势却比一年前更有利。受欧元区危机影响,加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活动放缓的长期化和反复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大。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举措抑制房地产投机活动,国内经济增长也在放缓,同时还有迹象显示,中国企业和个人正在加大海外投资。种种情况表明,净资本流入很可能出现萎缩,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