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确是“选择美国”的第一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04: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美国商务部“选择美国”项目执行主任Barry Johnson:
中国的确是“选择美国”的第一站
本报记者 叶慧珏
实习记者 周一慰 上海报道
美国开启了在联邦政府层面上主动招商引资的时代。
2011年6月15日,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创建“选择美国”(SelectUSA)项目办公室。这个横跨23个部委、由时任商务部部长骆家辉牵头、直属于商务部的联邦层面招商引资项目办公室,旨在推动全世界各地和美国本土企业扩大在美国的投资,为美国创造增长良好的就业环境,寄托了总统奥巴马对于经济复苏与投资增长的希望。
在“选择美国”成立以前,美国各州有自己的招商引资办公室,联邦政府层面各使领馆的商务处也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而“选择美国”是由美国商务部牵头、横跨23个部委的招商引资机构,类似中国的国家投资促进局,因此有评论称,美国开启了国家(即联邦政府层面上)主动招商引资的时代。
日前,“选择美国”负责人、执行主任Barry Johnson在上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这是他上任半年来第二次来到中国。他表示:“现阶段‘选择美国’在全世界各地的拜访行动,就是希望带来美国对商业开放以及鼓励来自其它国家投资的消息。”
尽管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有12人,但运用其遍布世界的招商网络,美国政府正极力推广其打开大门、引入资本的良好姿态。
和其他官员不同的是,Barry Johnson曾经是一名商人,在迪斯尼、贝塔斯曼和索尼音乐等工作过。两年前他加入奥巴马政府,曾作为美国政府代表之一,服务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或许正因此,“选择美国”在他的领导下,逐渐展现出务实的工作风格。
中国是第一站
《21世纪》:从6月份“选择美国”项目组成立以来,你和其他同事首要拜访的国家就是中国,这几个月内你们也多次来到中国。为什么如此频繁地来到中国招商引资?
Johnson:我们的工作同时聚焦美国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我们不仅是帮助企业投资起步,同样也帮助他们进行资本扩张和后续成长。
自从6月15日我被任命为“选择美国”项目的负责人以来,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在最初的两个月,我的目标是和这里的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然后再帮助他们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的确是我们的第一站,是我们在全球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之一。谈到投资,在21世纪,来源于经济体各生产部门间商业合作的创建与工作机会的创造十分重要。那些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所提供的优质服务对国际市场有巨大价值。
《21世纪》:这次来中国的拜访有什么收获?
Johnson:这次最好的成就,就是带来美国对商业开放以及鼓励来自其它国家也包括中国的投资的消息。我们很清楚,一些人并不真正知晓美国向海外敞开投资大门的意义。我们被问到一些问题,像是“美国真的对商业开放吗”等等。人们还是可能基于以前的一些交易经验来思考他们未来的投资方向。
因此,我们的使命之一就是带来对商业开放的信息。我们希望告诉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我们对待他们的投资,就和对待美国本土企业的投资一样,在对资源的获得和保护等问题上给予公平的待遇。
《21世纪》:随着“选择美国”的设立,美国欲吸引全世界范围内优质投资的步伐逐渐加快,这也改变了原来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贸投资关系。目前在你的脑海中,对于“选择美国”在全球吸引投资,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和地理分布?
Johnson:我们的项目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不仅仅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也包括老牌的发达大国。这两种经济体都相当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代表了新兴的投资机会,发达国家经济体不仅能产生新的商务机会,并且在商务拓展领域创造很多投资机遇。
在拜访中国的同时,我们还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签署过合作协议。此外,我们还拜访了欧洲一些大国,像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等。
“选择美国”项目如何运作
《21世纪》:“选择美国”主要的功能在哪里?
Johnson:“选择美国”项目实际上整合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在全球各地的商务投资资源,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帮助企业进入投资美国的快速通道。
每一次拜访一个国家,按常规我们会接触三个机构:一是当地各级政府,比如在与中国接洽的过程中,我们与中国的副总理以及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举行了会谈,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了洽谈;当访问深圳的时候,我们与深圳当局发改委的领导洽谈,沟通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第二,我们和遍布全球的美国使领馆接触,让他们明白我们在做的事情以及我们是如何在操作的。我们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国使领馆商务处的关系密切。因为我们都是代表美国政府的机构,所以是协同合作的。此外,我们还会与一些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接触。
《21世纪》:我们注意到“选择美国”项目组的规模并不大,商务部如何通过这一小规模团队向全世界招商引资?
Johnson:单就我们项目组来说,规模并不大。我们总部有12个工作人员,但是我们并不是待在办公室办公,而是要深入市场去了解企业的运作和市场情况。简单地说,我并不需要400人在华盛顿,我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深入基层。
实际上,“选择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团队。就像奥巴马总统说的那样,“选择美国”是首次跨联邦层面的运作项目。所以它就要求所有部门和分支机构向美国总统汇报每天的运作情况,每个部门都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我们组成了一个协作团队。这样来看,我们的项目团队就是有数千人在同时运作的大团队。
《21世纪》:也就是说,“选择美国”是在既有的招商网络上进行跨部门的合作。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
Johnson:在任何国家,你想要建立新的组织,都必须基于当时的新的解决方案和那个国家的特殊需求之上。美国各州政府都有不同的内部运作机制和部门设置。考虑到这一情形,如果硬要在这些网络之外重新建立我们自己的独立组织,我认为那是无益的,也是会产生误解的。
不过,与此同时,我相信我们已经抓住了那些在全球范围内有关促进投资的最佳实践,我们也加入了OECD的投资委员会,和其它33个成员国交流想法,从中获取最佳实践的灵感。
在其它国家,和我担任相似职务的可能是大使,也可能是部长。在美国,为了把投资美国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我们必须要在现有的结构中工作,否则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让它和其他部门进行磨合。奥巴马总统更多关注的是,这个行政机构怎么去创新,怎么运用现有的资源,怎么把它们用到最好。
《21世纪》:“选择美国”项目组是否有定量的指标和期望?
Johnson:我们的确有一些考核的指标,不过那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总体上来说,美国对于来自全世界各地投资的数量和质量都带有强烈的兴趣,并且质量重于数量。我们会考虑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与不同国家的联系,包括中国。
吸引中国投资加紧行动
《21世纪》:虽然目前中国赴美投资规模还只有二三十亿美元,但今年曾有国际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称2020年,中国赴美投资规模将达到1万至2万亿美元。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于“选择美国”来说,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在投资美国主体中的战略地位?
Johnson:我认为在这里(中国)有所行动十分重要。
首先是吸引投资,因为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动力,它创造就业,创造信息、管理、技术交换,创造基础设施的发展,因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现在热衷于获得投资。但是总统和秘书处认识到,美国在这一点上有足够的信心争取到更多的投资,并促进自身成为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吸引来自中国和其它任何国家的投资。我不打算预测中国对美国将来有多少投资的数据。但是中美投资关系应该被高度关注,这对于两国互相投资都是巨大的机会。
《21世纪》:美国“再工业化”的号召从未停止。我们知道“选择美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吸收海外投资的项目,它也着重于本土企业,这一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就业。在这个前提下,“选择美国”对于吸引怎样的投资是否有要求?
Johnson:我们对于投资产业没有偏好。我的角色是鼓励所有的企业都过来,目标是会见尽可能多的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和他们分享到美国投资的优点。把他们引见给行业协会,我们的信息可以指出他们从事的产业是在发展还是在衰退。但是我们并不自我筛选,“选择美国”并不是一个过滤器。
如果你问我哪个行业令人激动,美国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投资产业,答案是当然有的。我们有一些希望更多引入的主题投资,例如高成长性、全球相关、服务和商品能够保持全球占有率等。我们喜欢对待投资很严肃、代表性强的项目、从事与21世纪相关产业的企业。我们优先考虑那些可以创造许多就业,尤其是高收入就业的投资,比如科技产业的、高估值的公司前来投资。
《21世纪》:目前,中国公司到美国去投资仍然有许多壁垒,这种壁垒来自多方面: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反垄断反补贴审查,投资门槛过高,劳动力成本过高,监管复杂,宏观经济形势堪忧……“选择美国”如何化解中国公司的这些担忧?
Johnson:我们并没有和中国公司就这些特殊的事宜进行过对话。许多中国公司需要了解文化的差异、风险,如何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运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解释和帮助中国企业认识到,美国总体上是非常欢迎中国投资的。